□通讯员 张明标
白露过后,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昼夜温差较大,人的机体调节机能很难适应忽冷忽热的变化,如果不及时增减衣物,就会造成凉热不均,易患感冒,有的甚至还会引发慢性气管炎、哮喘、肺炎等并发症。在此提醒市民,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房间内空气多流通,合理膳食,多锻炼,保持健康体魄。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大多数的感冒是通过间接接触被传染的。例如,一个患感冒的人可以通过其鼻、手把感冒病原体传播给他碰过的任何物体,感冒病原体可在这些物体上存活3小时以上。如果别人不小心又去碰这些物体,再用手擦鼻子或揉眼睛,就容易传染上感冒了。而常洗手则是挡住病原体的最好方法。还有,不要对着人咳嗽或打喷嚏,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把口鼻捂住。与咳嗽者及打喷嚏者要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这也要形成习惯。养成不用手擦鼻子或揉眼睛的习惯。据研究,人在1小时内,至少有3次用手去碰自己的鼻子或眼睛,这为传染感冒埋下隐患。养成不用手摸鼻、眼的习惯,便可从中受益。
保持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许多好处,对防感冒也很重要,空气流通不畅的空间,尤其是办公大楼或汽车里是最容易传播感冒的地方,因为这种密封的环境是感冒病原体最容易入侵而不容易离去的地方。家庭中,要养成每天定时开窗换气的习惯,最好在早中晚各开窗通风3次,每次15分钟为宜,既保持了室内空气清新,又抑制了细菌的滋生。规律作息。作息不规律,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所以夏秋交替之季要保证规律的作息和生活节律,适当延长睡眠时间。
均衡营养,多饮水。天气转凉后,人们会食欲大增,在干燥季节多吃些滋阴润肺多酸的食物,如银耳、梨、藕、葡萄、苹果等,少吃辛辣食物,适当“贴秋膘”。多饮水有助于体内病原微生物的排出,要尽量避免身体短暂性脱水。每天饮水量在2000-3000毫升,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口不渴也要喝水,等感到口渴时再喝水为时已晚。
天气转凉后,随着体感舒适度的提高,人们要到户外多运动锻炼,登山、步行、打太极都是耐寒锻炼的项目,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此外,对于老人、小孩和一些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的人,在早晚出门时一定要带件外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