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中学以优教促优学----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培养更多科学英才

作者:lhl来源:东阳日报发表时间:2020-10-27阅读次数:889

        □记者 杜丹

        日前,2020年第34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名单公布,东阳中学7位同学榜上有名,获奖人数金华领先、全省前列。同时,童逸周同学入选第34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浙江省代表队。

        这是东阳中学化学奥赛新的突破,也是继卢佳华同学获第29届全国生物学奥林匹克决赛国家金牌后的又一喜讯。

        今年,是东阳中学刷新历史的一年。昨日,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东阳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杜新阳表示,东中的使命就是培养更多报效国家的科技和各领域领军人才,近年来学校整合力量,强基拔尖培育有了突破,随着科技高中特色办学和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的优秀学子将脱颖而出。

       好的教育需要好的老师

       在前不久我市召开的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市委书记、市长为东阳中学两支教师团队颁发重奖受到社会关注,一支是领军人才培优教师团队,一支是五大奥赛培优中心教练团队。

       据了解,东阳中学领军人才培优教师团队着力打造基础学科,响应教育部提出的新高考“强基计划”,为国家培养数理、人文基础厚重,特长突出的拔尖学生;五大奥赛培优中心教练团队则大力培养学科特长生争金夺银,因材施教,“私人定制”,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锻炼学生全方位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为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东阳中学从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外引,放眼全国聘请优秀教练,尤其是“强基计划”中最主要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练,国家金牌教练郑老师、埋头苦干的周老师、充满激情的王老师是近年引进的重量级人才;二是内培,发挥传帮带、优势互补等作用,重视骨干教师、名优教师的培养,学校内部选用优秀教师担任竞赛教练,助力他们快速成长;三是邀请高校教授和全国知名中学各学科优秀教练到学校讲课,实现名师资源共享,进一步将名师、名课带到更多学生中去,像由边老师、方老师、陈老师等全国一流金牌教练组建的7个名师工作室,让东中培优如虎添翼。

       北大清华毕业生回母校教书

       在东中奥赛培优中心教练团队中,北大硕士王宇航、清华本科毕业生杜俊弘,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他们都毕业于东阳中学,学生时期也是“竞赛生”,有着学科竞赛及获奖经历。

       王宇航在东中读书时基本稳居班里第二,曾参加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省级赛区一等奖,获得20分加分。2008年东阳中学毕业后,顺利进入北大地球物理系。2017年8月被引进回母校担任物理竞赛教练。说起回母校任教,东阳土生土长的王宇航说,喜欢家乡的山、水、风土人情,所以便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

       去年4月份,王宇航接手竞赛班,是高三物理竞赛组的主带老师。王宇航坦言,刚开始接手时,没什么经验,没有自己的评价体系,压力很大,后在经验丰富的老师帮助下,他每天钻研资料、编写教案,有时半夜三更还与其他老师探讨。由于本身在学科竞赛方面具备天赋,王宇航成长得比较快,在陈老师等的帮助下,首届就带出3个省一等奖。 

       杜俊弘2013年毕业于东阳中学,去年清华大学化工专业毕业后进入东阳中学任教,曾获得过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浙江赛区二等奖。选择回母校教书,是因为他心底的那份教育情怀。他说他喜欢老师这个职业,既能传道授业解惑,又能帮助学生更好成长。他有多个北京工作机会,但抵挡不住家乡教育的温暖和母校快速发展的前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个有着艺术天赋的理科学霸告诉记者,当初也是杜校长的一句话让他打定主意要回母校:诗意东中一定会满足您充满智慧的才情挥洒,东中要打造一位独树一帜的爱好剧演的数学金牌教练。

       像带研究生一样带学生

     “拔尖学生不仅学业要尖,体质和意志品质也要强。老师要像带研究生一样带学生,同吃同住同锻炼同钻研同成长才能结硕果。”这是杜新阳在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让很多老师记忆犹新。

       东中创新“总教练负责制和同伴助学制”渐入佳境。据介绍,目前东阳中学五大奥赛学科都已建成比较完善的总教练制下的教练辅导团队,学期竞赛辅导在总教练带领下分工合作,对竞赛模块实行分教师辅导,对竞赛学生实行一生多师模式。

      生物学科教师、竞赛教练徐江余,是位教龄20年的老教师。他辅导的学生卢佳华10月8日刚刚获第29届全国生物学奥林匹克决赛国家金牌。

      徐江余说,带竞赛是工作的快乐源泉,也是工作中最难的部分。“学生参加竞赛学习量很大,要付出很多努力,收获的背后都是汗水浇灌出来的。”他介绍说,卢佳华是一个特别能静得下心来学习的女孩,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学校组织在家上网课,卢佳华完成作业也是一丝不苟,竞赛学习期间她看过的书、做过的练习册有1米多高。

       正如东中王惕吾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赵允良对学生的寄语,东中是东阳的骄傲,一定会培养更多像潘建伟、陆朝阳一样的科学英才,为改变这个世界作更大贡献。

      今天的优秀,就是明日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