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有3000多所,但是以“中国”命名的国字号大学却不多。中国计量大学正是其中之一,可谓百里挑一。中国计量大学日前发布2021年本科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收4080人,其中浙江省2286人。
“计量”对国家国防、科技、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作为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该校在国际计量、质量、标准、检验检疫等领域很有影响力,荣获全球首个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发起了全球首个“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牵头成立长三角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联盟。
拥有一批优势学科
多个专业具有鲜明特色和雄厚实力
学校位于杭州最大的高教园区下沙,环境优美。在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该校列全国第138位。在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分类评价中,学校连续四年位列多科性教学研究型高校、硕士培养高校第一名。
校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处长赵蓓茁介绍,多年来学校坚持强化学科特色,重点建成了一批优势学科。她举例,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排名前1%行列,仪器、控制、管理、光学、材料、安全、生物、数学、机械和信息与通信10个学科是浙江省一流学科。
优势和特色专业有哪些?针对考生和家长关心的这个问题,赵蓓茁介绍,学校54个本科专业,很多都具有鲜明特色和雄厚实力。“25个国家、省级一流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是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质量管理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专业排名中,质量管理工程、标准化工程和知识产权专业位列全国第一,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位列全国前10%。”
考虑到每个人成长发展需要不一样,学校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学生在大学期间有4次申请转专业机会,同时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选择多个专业辅修,也可以攻读双专业、双学位。
新增“智能”相关的两个专业
高分考生多关注这个学院
随着高考分数的发布,考生和家长已经在准备志愿填报。很多考生也已经把目光投向了中国计量大学。赵蓓茁特别提到,今年学校新办两个专业:智能感知工程和人工智能,考生可以多留意。
她介绍,智能感知工程,依托于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仪器科学与技术”,主要培养在人工智能、智能仪器、智能检测、智能计量等智能感知工程相关领域中,从事研究、开发、制造、技术支持、维护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人工智能,依托于浙江省一流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和浙江省重点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是培养能够将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与产业应用相结合的工程技术人才。
针对高分考生,赵蓓茁建议,多关注量新学院(试点班),这是学校实施精英教育,集中优质资源,着力培养具有持久竞争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验基地。“浙江省考生高考总分高出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30分及以上,被学校录取后可在报到前向学校申请免试进入量新学院,在校期间可自愿免试进入本硕创新计划。”
赵蓓茁提到,对一些通用专业,学校也强化这些专业的特色,赋予它们广义计量质量标准的内涵。“像工商管理专业,很多学校都有,我们学校偏重标准化管理、计量管理和质量管理;安全工程专业侧重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和安全监督;生物工程专业侧重生物制品的检验检疫等。”
“实践育人”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强
大批毕业生进入国家质监检专业领域
中国计量大学注重“实践育人”,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据统计,近五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奖399项、省奖2875项,申请并获授权各类专利681项。数学建模、航模总成绩连续多年在全国名列前茅,“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也多次荣获全国金奖。
自主创业、国际交流等,也是新一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学校是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校内就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力助推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赵蓓茁说,学校也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50余个国家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友好合作,开展各种人才培养和交流活动。
在这样的培养机制下,学校毕业生很受欢迎。2021届预计有超过30%的学生考取了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方面,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达95.22%,一直居浙江省属本科高校前列,其中很多是进入国际、国家和地方的市场监管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知识产权局、安监局,计量科学研究院等部门,从事研发、设计和管理工作。“国防军工这种科技尖端行业对计量的要求特别高,学校为中国航空、中船重工、中广核研究院等也输送了大批人才。”赵蓓茁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