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14日电 (特派记者 郑梦莹 记者 沈听雨 郑培庚 通讯员 冯建华)摆臂、身子前倾,出发、加速,飞翔、一跃而下……2月14日晚,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代表中国队参加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男子团体比赛的浙江冰雪健儿甄炜杰是当晚第一位出场的选手,首先完成从“雪如意”上的纵身一跃。
“甄炜杰来自浙江绍兴,这是这位运动员第一次参加冬奥会。”现场播报在赛场回响。张家口的夜晚,气温直逼零下20摄氏度,但观众席上,大家热情似火,纷纷挥起了手上的拍手器,“中国队,加油!”
“很棒,很棒!”当甄炜杰一气呵成完成一系列动作并稳稳落在“雪如意”洁白的赛道上时,身边一位资深体育记者忍不住为这位00后小将鼓掌。“他专项练习跳台滑雪还不到3年呢,很多国外运动员至少要5年才敢站上赛场。”她说。
的确,当我们抬头看眼前银装素裹的“雪如意”时,婀娜多姿却高高耸起。如果从跳台起点处往下看,想必更是令人胆战心惊。“能站在这个跳台上,不光是技术问题,还有胆略、勇气和经验。”早前,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田径系主任王孺牛曾这样告诉记者。
比赛结束后,甄炜杰提着自己的两块滑雪板走出赛场、走进混合采访区。
“我知道,自己刚刚完成了浙江运动员在冬奥会上的第一跳。”在与本报特派记者对话时,甄炜杰话语中洋溢着站在世界舞台上的兴奋劲儿和自豪感。
随后,他仔细分析刚才的动作。“技术方面我觉得发挥出了正常水平,但在落地时重心有点儿没控制好,差点儿要摔了,于是我用手扶了一下,这会导致打分变低。”甄炜杰说。想了想,他又补充道:“那一瞬间,我只是想尽可能去多飞一点,但飞行距离长意味着落地的余地会比较小。”
站在这么大的舞台上,19岁的甄炜杰想去尽可能地展现。出生于2003年的小将甄炜杰与“冰雪”结缘不足4年。2018年10月,曾是一名跆拳道运动员的他,通过跨界跨项全国选拔进入国家集训队,改项跳台滑雪并进行专业训练,正式成为一名冰雪运动员。
“我是南方孩子,最开始一点基础都没有,只能先练滑雪,再练跳台。”甄炜杰说,刚站上跳台时,因为太高,自己都不敢往下看。“但既然有了跨界跨项这么好的平台,就意味着机会来了。我要努力一把抓住它,完成自己的梦想。”
“他能够站上跳台,我就已经非常高兴了。”比赛当晚,在距离“雪如意”1600多公里外的绍兴市新昌县少年体育学校——甄炜杰的家乡,父母、启蒙教练等从傍晚6时不到就开始守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
屏幕上,随着甄炜杰落地后的一个转身,他双脚架着的滑雪板速度逐渐降下来。一刹那,他的父亲甄春云松了一口气,“安全就好”。甄春云说,希望甄炜杰继续加油,“下一次跳得更好、跳得更远。”
这几年时间里,甄炜杰经历过低迷期,也有过突破自己最好成绩时的喜悦感。在去年6月举行的2021年跳台滑雪国家奥运资格系列赛上,他取得了个人大跳台第三和个人标准台第四的成绩。“跳台滑雪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一步步去突破自己。”他说。
“可以想象,这几年来他付出了超于常人的努力。”甄炜杰的启蒙教练梁少杰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其实,几年前的甄炜杰,压根不会想到自己能站上北京冬奥会的舞台。前几天,当他得知参赛资格确定时,那一刻,这位自言有一些内向的00后没有跟任何人分享这个消息,只是暗自在想,要“尽可能去多飞一点”,让世界看到中国跳台滑雪队的身影。
当晚,与甄炜杰并肩作战的还有同样来自中国跳台滑雪队的宋祺武、吕依新、周潇洋。经过2个小时的对决,奥地利队获得金牌,斯洛文尼亚队获银牌,德国队获铜牌,中国队在资格赛中失误,无缘决赛。
但对于四位都是第一届参加冬奥会上的中国选手来说,能够完成这纵身飞翔的动作,就已经成功了。
“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我们会做得更好。”甄炜杰说,下一步目标是要站上冬奥会的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