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磁以强大科研实力追求梦想

来源:发表时间:2015-11-04阅读次数:1847

撰稿人:陶金水
 
 
    不久,东磁股份有限公司的7只产品通过了省级新产品鉴定验收。这是该公司科技创新中取得的又一成绩。为实现“东磁制造、世界领袖”的梦想,东磁以筑巢引凤、激励创新等措施,广纳优秀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增强企业实力。
该公司早在1998年11月就创建了中央研究所,2009年改设为研究院,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建起5600㎡的科研办公场所,购置SY-8258B-H分析仪、S-3000N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分析仪、阻抗分析仪、温度特性自动测试系统、同步热分析仪、少子寿命测试仪、量子效率测试系统、一垛气氛钟罩炉、高精度阻抗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一拖二管式烧结试验炉、高精度全自动单推板隧道窑等200多台(套)国内外最先进的磁性材料检测、化验、试验仪器设备,为产品研发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
     为激励创新,该公司修订完善了《东磁公司重大技术创新专项开发经费管理办法》《东磁公司技术创新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优质完备的硬件和健全的规章制度,激发了原有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吸引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更多优秀人才加入该公司。南京大学的都有为院士、中科院电工所的严陆光院士来该公司做驻站院士了,浙江工业大学的车声雷教授、浙江大学的严密教授、中国计量学院的葛洪良教授、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阎阿儒研究员、东南大学的沈宝龙教授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来为该公司出谋献策,日本的奥谷克伸、横田敏昭、井上一幸、吉田克裕、大山,德国的莫端秀、斯洛文尼亚的伊格儿等一批国外磁性材料领域的专家远道而来加盟该公司,还引进和培育了15名博士、25名硕士,壮大了科研和技术创新队伍。
    该公司以研究院为基地,打造出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科技兴贸基地、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组建起浙江省首批永磁、软磁重点创新团队,浙江省磁/光电子研发及检测技术科技创新团队等,向永磁、软磁、稀土永磁、太阳能光伏新能源等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发起了强力进攻。
    近几年来,东磁研究院在重大科研专项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完成了国家级项目5项,其中高BS低功耗功率铁氧体DMR24材料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高频高直流叠加低损耗DMR50BG材料和DM4636高性能永磁铁氧体材料列入国家火炬计划;10多个项目获省相关部门的奖励,其中高性能锰锌、镍锌铁氧体材料与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1个项目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验收,其中达到国际领先的1项,国际先进的14项,国内领先的10项,国内先进的6项。
     2014年东磁研究院研制的高性能永磁铁氧体DM4654、DM4748系列,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日本的技术垄断。其中DM4748高性能永磁铁氧体材料的性能被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引领了国内永磁铁氧体技术的发展潮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电机的N38EH新材料研发,被列入国家稀土产业调整升级发展专项。完成开发的射频识别系统磁片,成果处国际先进水平。完成开发的“高性能各向异性NdFeB粘结磁体制备技术”项目,不仅能满足市场对磁体小型化、轻型化、智能化的要求,还打破了国外公司对各向异性粘结钕铁硼磁体产品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跻身该领域的世界先进水平行列。东磁已在多个领域实现了从追赶标杆到成为标杆的蜕变。
     去年,东磁研究院创建了AIP创新管理系统,在技术创新项目、知识产权、专家知识库、公共基础平台等4方面进行及时有效管理,助推多出快出科研成果。
近三年来,东磁新材料、新产品转化为生产力而新增的销售收入达11.7亿元。
截至目前,东磁研究院已获得授权专利569项,其中发明专利146项,含欧洲专利2项、美国专利2项、韩国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32项;外观设计专利91项。
如今,东磁研究院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正在视觉传感器件、压电陶瓷震动器件、磁敏传感器、磁制冷材料、太阳能钙钛矿与晶体硅复合高效电池、磁悬浮高速主轴电机、高性能无传感矢量变频技术等领域开展前沿研究,以智能制造为东磁插上实现梦想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