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2023国际棋联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上,中国棋手丁立人在快棋加赛的最后一盘力克俄罗斯棋手涅波姆尼亚奇,以2.5:1.5获胜,加冕世界棋王。这是中国男棋手首次登顶国象世界之巅。
比赛结束后,涅波姆尼亚奇匆忙离去,丁立人则用手扶着额头,在棋盘前静坐了许久。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丁立人表示:刚哭了一场,我觉得难以相信;感谢朋友们的帮助,他们帮助我建立信心;中间我一度退缩,最终战胜了自己。
在国际象棋界,世界棋王代表着个人的最高荣誉,现代国际象棋自1886年诞生第一位正式的世界冠军以来,距今已经有137年。137年间,国际象棋只诞生了17位棋王,丁立人是第17位。
4岁学棋,17岁成为国际特级大师,22岁率领中国队夺得历史上首个奥赛冠军,再到登上国际象棋男子世界之巅……回顾棋手的成长之路其实有迹可循,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棋如人生。丁立人,是为棋而生的人。
“棋城”荣光
“太激动了,看着他一路成长,如今加冕棋王,不仅是小丁的高光时刻,也是‘棋城’温州的荣光。”赛后,记者拨通温州市国际象棋协会主席徐炳兴的电话,电话那头,徐炳兴很激动。
在徐炳兴印象中,丁立人除了为人低调谦逊外,还特别守承诺。“9年前的中秋节,我代表协会邀请他回温与小棋手进行车轮战,他二话不说答应了。”徐炳兴介绍,回温后丁立人突然高烧39.8℃,但最后仍然坚持与25名小棋手下车轮战。徐炳兴说:“答应了人家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这是小丁的原则。”
徐炳兴告诉记者,过去整整一个月,他一直都关注着赛事进展,“两位绝顶高手过招,结局实在难料。最后一刻,心都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徐炳兴表示,这个冠军来之不易,“我相信今后温州会走出去更多的优秀棋手,培养出更多像丁立人一样的世界冠军。”作为“国际象棋之城”,温州有着悠久的棋文化。2001年,温州著名女棋手诸宸摘得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此次丁立人夺冠成功,温州成为全国唯一一座同时拥有棋王和棋后两顶桂冠的城市。
5月1日,温州市体育局局长登门向丁立人父亲表示祝贺,丁爸爸激动地说,小丁坚持了26年,终于如愿以偿。
小“兵”诞生
1992年,丁立人出生于温州,父母给他取名“立人”,出自他们最喜欢的儒家名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丁爸爸回忆,自己是个棋迷,受他影响,小丁从小就对棋牌有不一样的兴趣,“飞行棋、跳棋、中国象棋,都喜欢”。所以,丁立人的父母为他报名国象的培训班。
儿童时代,丁立人与棋相伴。刚开始学棋时,他坐着都够不着棋盘,只能跪坐在椅子上学棋。就是这样一个懵懂孩童,开始了自己的国象之路,先后在陈力行、黄希文以及王骋等名师的带领下,展露出惊人的天赋:5岁时拿到全国6岁组冠军;小学一年级,爸爸已不是对手;9岁那年,他又夺得了全国锦标赛10岁以下组冠军;从9岁到17岁,他拿到李成智杯所有年龄组的冠军,还拿到世界分龄组10岁和12岁的亚军。
少年时代,丁立人在棋盘上展现出和年龄不匹配的沉稳和冷静,棋艺增长十分迅速。2009年,17岁的丁立人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国际特级大师,已经开始在棋盘前与苏伟利、王皓、卜祥志等诸多名将平起平坐。
迈过沟坎
丁立人早期下棋可谓顺风顺水,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他的秘诀是对比赛充满渴望,每到比赛的时候都很放得开,加上父母从未施加压力,所以棋下得很主动,从不害怕。2009年成功拿下全国冠军是丁立人迄今为止最满意的成就之一——11盘棋6胜5和超水平发挥,11盘中4盘都有弃子,下得非常精彩。
棋评家都说丁立人天赋异禀,但丁立人觉得永远一路顺利是不可能的,“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坎,不过还好,最后都能想办法迈过去。”
丁立人职业道路正式启程后,参加甲级联赛成绩并不理想,主要是对自己的定位有所迷失,面对以前很怕的对手,认为应该可以赢他们,可是结果输得很惨,心理上无法承受巨大落差,想休息甚至逃跑。当时许昱华是浙江队的教练,她建议无论如何也得坚持,就当去锻炼,不能因为害怕而退缩。于是丁立人鼓足勇气代表本队下了最后一场,可惜事与愿违仍然是以输棋告终。
竞技体育没有人是常胜将军,学习面对失败,是国际象棋选手的必修课。丁立人坦言下棋真正的残酷和痛苦只有从事职业之后才能体会。以前边学习边下棋的时候,并没有那般在意,然而现在下棋是全部,就不那么容易释怀了。
面对输棋,他的解决办法就是下完以后回来立刻总结和复盘,积累更多经验以后再参加别的比赛,重新开始。状态特别不好的时候就回顾以前下的精彩对局,看看自己赢得多么有气势,给自己鼓劲儿。
艰难抉择
选择学业还是继续下棋,曾是丁立人与家人需要作出的艰难选择。
几经考虑,丁立人的父母终于有了决定。“我们觉得学习还是不能丢,但定位可能要换成学生型的棋手。”丁爸爸说。
丁立人完成高中学业后曾休学一年全身心下棋。如今回想,丁立人坦言自己并不适应那种只有棋的生活,“那段时间总觉得差点什么,后来还是想读大学,就去了北大,选了自己一直感兴趣的法律。如果不是休学那一年,肯定不会去读大学。”
比更多人都要幸运,在攀登国际象棋高峰的同时,丁立人也跟同龄人一样完成了大学的学业。2017年,他从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
丁立人说,学法律是“糊里糊涂”。当初他喜欢看《名侦探柯南》,以为法律跟侦查办案有一点关联,结果上学时只有一门课跟这个相关。
尽管是“误打误撞”,丁立人并不后悔。
多面男孩
熟悉丁立人的都知道,阅读是他最大的爱好。每次去参加国际象棋比赛,他都会带一本书。因为经常看书,丁立人也对哲学产生了兴趣,他喜欢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思辨性。
“发呆时,总爱望着这条缓缓流动的河。此刻它正栖息在一片树影下,漆黑而又深邃……”
丁立人发朋友圈不太多,平均每个月才1条左右,他发圈的内容多集中于这样的思考。
“只要是严肃的文学作品,就会涉及一点点这种探讨根本性的命题。通俗的文学可能是看过就过去了,但是严肃的作品会引发思考。”丁立人说。
除了阅读之外,丁立人还喜欢踢足球、打篮球。他说:“下棋、读书、踢球,差不多就是我喜欢的事。”外出比赛时,如遇上重大足球赛事,他总不忘收看。2014年在伊朗比赛时,他不忘收看欧冠决赛直播;在北大读书备考时,也不忘熬夜收看巴西世界杯。
曾有记者问他,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丁立人沉吟片刻说:“生活的意义应该在于那些不一样的、那些璀璨的时刻吧,而不是那些日常的生活、那些稀松平常的一天,应该是为了那些闪光的时刻和不一样的时刻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