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省政府正式批复设立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被列入省级开发区(园区)目录。
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以下简称“长合区”)地处沪湖皖绿色智造走廊的十字交汇点,位于湖州市,规划面积86.9平方公里,空间范围包括长兴县泗安镇和安吉县天子湖镇部分区域。今年,长合区成功申报省减污降碳协同试点。
“过去的工业治污模式,治理了工业排放污染物,又会产生新的污染物,我们探索的是如何建构新循环,实现‘变废为宝’,助推‘无废城市’建设。”湖州市生态环境局长合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立两年来,长合区聚焦构建同一工业园区内企业间能量互换小循环,打通园区之间能量互换大循环。
变废为宝——
构建园区内部能量小循环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的化学需氧量普遍偏低,污水处理需要补充额外碳源,以提高碳氮比,确保达到微生物处理废水的营养标准。污水处理厂存在购置外加碳源的需求,而部分食品企业面临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工艺复杂、运行过程高耗电、处理费用高等问题。如何找到此类上下游生产企业的供需契合点,实现“变废为宝”?
走进安吉祖名豆制食品有限公司园区,只见成排停放的货车上印有杭州亚运会官方豆制品供应商字样。
祖名食品从事大豆制品生产,生产废水日排放量5000多吨,通过对豆芽栽培喷淋水,单独收集生产线上的清洗废水,并经超滤膜、陶瓷膜、反渗透膜工艺处理,用于车辆清洗、绿化等非产品接触区域。目前,祖名每日可节省水资源1000多吨,有效实现了废水梯度利用。据悉,随着后续处理量增加,废水或将用于园区内纺织等企业,满足喷水织布机等运转需求。
除此之外,祖名食品还通过技术升级,将废水作为碳源供给城市污水处理厂。“我们是受白酒和啤酒企业现有废水改造利用模式的启发。”为祖名提供废水改造技术支撑的湖州生态环境科学院总工程师林佳玮介绍,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脱氮除磷过程中存在碳源需求,部分食品企业废水具有高营养物质和高生化性特点,解决方案正是基于两者的优势互补。
他表示,项目难点在于实验室研究出适合城镇污水厂作碳源的水质参数,并对祖名废水处理进行适当的技改,建立起一套能确保企业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的水质管控方案。
据了解,祖名拟通过提高厌氧出水有机质,提高纳管废水碳源含量,控制碳氮比,以保证充足的剩余碳源到下游污水处理厂,减少清源污水处理厂葡萄糖、醋酸钠等投加,实现减污降碳。由此,祖名实现了污水运营成本的下降,清源污水厂满足了在降低购买额外碳源的前提下得到原水所需碳源的需求。得益于此,项目正式实施后,在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两家企业可节省几百万元。
循环发展——
构建园区之间能量大循环
近年来,浙江安吉天子湖热电有限公司专注优化升级能源结构,为工业园区内数十家用热企业供能,并与谢菲尔考克公司达成合作,以回收锅炉烟气形式谋求循环发展。
“通过技改将原有燃煤锅炉改造成为燃煤耦合一般工业固废锅炉,在不增加原审批煤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一般工业固废燃烧释放的热能,用于提高园区供热能力。”浙江安吉天子湖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介绍,据测算,技改完成后,年最大耦合固废量可达6万吨,供热能力可提升75吨/时。燃煤耦合指将废弃物进行处理,并转化为固体燃料。
在湖州市生态环境局长合区分局相关负责人看来,燃煤耦合为完善工业园区配套服务能力,同时实现区域一般工业固废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置提供了一种可行范例。
在同一园区内不远处,则是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循环经济创新项目现场。通过捕集热电公司洁净烟气中的二氧化碳,由输送风机供应给谢菲尔考克碳酸钙公司作为食品级碳酸钙生产原料,可大大降低碳酸钙公司的生产成本,又实现了二氧化碳大幅减排。同时,碳酸钙公司生产中产生的碳酸钙废液又可作为热电公司湿法脱硫的原料,一定程度节约了热电公司的石灰石用量,从而实现对废弃物的再利用。
自2019年2月项目建成投运以来,已实现减排洁净烟气约1.7亿标方,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近3.5万吨,减少碳酸钙废液减排2000余吨。
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成立至今,以“长三角绿色智造中心”为建设目标,对标长三角绿色智造新高地、跨省域产业合作新典范,通过科技赋能减污降碳。下一步,湖州市生态环境局长合区分局将在内部挖潜、严格准入的基础上,构建小生态循环工业体系。
(图片由湖州市生态环境局长合区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