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

来源:发表时间:2016-01-17阅读次数:764

坚持共享发展 提高奋力赶超水平

     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必须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唯有如此,才能顺应人民生活新期待,确保人民群众在“十三五”时期享有更好的教育、更优的医疗、更多的收入、更全的保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日益改善,城乡居民收入逐年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全面消除。然而,对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还存在一定差距,像义务教育均衡化亟待加快推进、医疗资源布局尚需不断优化、困难群众收入有待持续提高、无房户和危房户建房问题急需重点解决,等等。为此,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着力提高赶超水平,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努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坚持共享发展,首先要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全面小康,其核心在于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我们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整体全面发展,促进人与社会同步发展;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积极回应人民的呼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有温度、可持续的发展;要在确保贫困现象不出现反复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低收入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努力缩小收入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共享发展,关键是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有了公平正义的制度,共享发展才有坚实的根基。我们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保证每位群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完善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形成政府激励、社会支持、劳动者勇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机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全面建成覆盖所有城乡居民的一体化社保机制,加快构建“30分钟社会保障服务圈”,有效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坚持共享发展,重点是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只有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才能使全市人民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有更多获得感。我们要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志愿者服务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各类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强化基本民生性服务;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快健康东阳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提高市民科学素养,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强化公共事业性服务;要提升城市综合能级,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平安东阳创建,强化公益基础性服务。

     共享需要共建,共建促进共享。实现共享目标,离不开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要紧紧围绕市委全会的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甩开膀子、奋力赶超,朝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阔步前行,创造出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