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出行备什么药,药师指导请收好
作者:lhl来源:发表时间:2024-08-23阅读次数:10290
又是一年一度的暑期旅行季,经常会被咨询出去旅行要带些什么药品,今天快来看看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药师们的推荐和相关注意事项吧。
长途旅行路途颠簸,在空腹、饱餐、疲劳及精神紧张状态下容易出现晕车、晕船或者晕机,症状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直接影响旅行的心情和体验。
温馨提示:晕车贴需提前5-6小时使用,不适用于6岁以下儿童。
口服类可以带上: 茶苯海明片(口服,可用于6小时内短途旅行,长途旅行可4小时加服一次)。
正值盛夏酷暑,户外出行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易引发中暑。
中暑的早期表现为头晕恶心、面色潮红等,严重者可出现晕厥、神志不清。
常用药物:
藿香正气软胶囊、仁丹、清凉油、风油精等,一般藿香正气水起效快,软胶囊需要提前服用,对于搭乘飞机,胶囊优于液体。
还有一个保济丸,也是可以预防水土不服,具有理气解暑功效。
温馨提醒:藿香正气水中含酒精,不能与头孢菌素类、甲硝唑、呋喃唑酮等合用,若正在服用上述药物,可选用不含酒精的藿香正气口服液或其它药物。
三伏天酷暑难耐,飞机、大巴车上空调不停,且温度极低,要注意冷热交替温差大也是很容易感冒的。
抗组胺药:花粉、动物皮屑、尘螨等,都是常见的过敏原。过敏体质的人到了新环境,也可能会因接触新的过敏原发生过敏反应,引起皮肤红肿、荨麻疹、瘙痒等。尤其是接触辛辣物质,也会诱发过敏等应激反应。
外用止痒药膏或其他制剂,例如地奈德乳膏、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樟脑搽剂、炉甘石洗剂等。若出现大面积皮疹、风团,瘙痒剧烈。
亦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常见非处方药有苯海拉明、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口服抗过敏药物通常在服用后2-4小时起效,如果已出现吞咽困难、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休克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健胃消食片可助消化,还能防治因水土不服而导致的食欲缺乏。蒙脱石散等止泻药及口服补液盐可用于防治严重腹泻时出现的乏力、头晕、唇舌干燥、眼窝凹陷等脱水症状。
小檗碱、诺氟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等具有杀菌的功效,可用于感染性腹泻。
需要注意的是益生菌服用时应与诺氟沙星、蒙脱石散等间隔2小时以上。18岁以下人群禁用沙星类药物。
创可贴、碘伏、酒精棉片也是旅游必备。此外,红花油可用于外伤或扭伤,风油精、清凉油可用于蚊虫叮咬。碘伏不含酒精,温和不刺激,不会引起伤口疼痛。携带含有酒精的物品,需注意飞机、高铁相关规定。
作者丨李烨璇、郑珊娇、支玲姣、林勇、周唯敏、陈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