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用药需谨慎降压方案不能一用到底

来源:发表时间:2016-03-22阅读次数:983

源:北京商报

降压方案不能一用到底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也就是说,每4个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而在2004年发布的报告当中,这个数字还是18.8%。大多数患者需长期服药以控制血压,很多高血压患者在心脏科门诊看过一次后,就一直服用医生开的降压药,并保持同一剂量不变,不再到门诊复诊,同时也不注意监测血压。对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主任医师李静强调,降压方案一用到底,不仅不科学还容易发生危险。

    降压要做到“血压达标”

    李静表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方案首先要做到“血压达标”,即老年人群血压应控制在150-160/90mmHg以下,中青年人群则为140/90mmHg以下。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很低,即使在三甲医院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仍有近七成血压不达标。高血压需要终身治疗,在降压问题上,患者的依从性至关重要,要高度重视降压效果,不能不适症状一减轻,就停服漏服药物。同时,如果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血压未能达标,则需要复诊,调整用药方案。李静强调,即使血压达标,患者也应经常监测血压,定期到门诊复查,专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状况进行药物的调整。

    降压用药需量体裁衣

    李静表示,由于遗传因素和外在因素(年龄、体重、生活方式、合并症等)的影响,同一种降压药物在不同患者中的疗效不一样。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进行个体化治疗。专科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进行量体裁衣式的用药指导,并开具个体化治疗处方。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高血压患者用药应注意避免盲从,不能参照他人的药物自行降压。患者应先到医院就诊,由专科医生量身订制高血压治疗方案,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换季也要监测血压水平

    血压水平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冬季气温降低后,人体耗氧量增加,为了维持体温,心率会改变,心脏收缩功能增强,并通过刺激人体内血管收缩,来增加血管阻力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到了夏季,随着气温升高,人体血管扩张,血压水平也会相应降低,部分患者的血压甚至可接近正常。李静强调,若高血压患者在夏季血压过低可适当减少服药剂量,但切不可突然停服降压药。有些患者在自行停药的不长时间后,血压反弹升高,又要再继续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一来,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晨起服药效果好

    血压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期,即上午6-10时和下午4-8时,夜间睡眠中血压最低,这种差值可达40mmHg,起床走动后血压进一步升高。老年人由于血管硬化,24小时内血压变化更加明显,血压在清晨急速升高甚至可达50mmHg,医学上称之为“血压晨峰”。血压晨峰引起心血管系统压力升高,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早上刚刚醒来后的几小时是高血压患者一天中最危险的时段。因此,大多数患者可以选择在早晨起床后立即服用第一次降压药,如果需要服用第二次药则应在下午5时之前。少数患者血压节律发生变化,可以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然后选择最佳服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