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 山水增色

作者:lhl来源:发表时间:2025-08-13阅读次数:96

如诗如画的图景,已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经典注脚。在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浙江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们深入一线,捕捉到的不仅是“年年岁岁花相似”的自然美景,更有浙江各地20年来精彩蝶变的胜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正如光明日报记者在调研中所发出的感慨:在“浙”里,“高智量”的绿色转型故事正在上演。从生态治理到生态“智”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增添了新的意蕴。

促进共富共美。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可以更好地把生态“含绿量”转化为发展“含金量”。新华社记者观察到,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村通过打造数字茶园、低碳民宿等特色项目,把过去的“看天吃饭”,变成如今的“靠智增收”。茶农轻点手机屏幕,茶园里的智能灌溉系统自动启动,云端数据实时分析着茶树生长动态、土壤水热及气象信息。借助“智”力,可以更好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城乡共富共美。

助力绿色转型。做好“智”的文章,才能更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记者们亲眼见证了港口这一传统高耗能节点如何书写绿色智慧的新篇章。目前,有人集卡和无人集卡已能够同时在整个港区安全行驶。港区的自动化转型,直接支撑其进行绿色转型。以源端清洁化、终端电气化、调控智慧化建设为核心,梅山港区打造了省内首个低碳码头示范工程。科技之风劲吹,绿色风帆满张。这种蝶变,体现了智能科技对传统产业的深度改造与赋能。

提供有益借鉴。当前,地球面临着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遭破坏及污染问题三大危机。如何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转型亟待破题。继“千万工程”“蚂蚁森林”之后,“‘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项目”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再次证明了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而“蓝色循环”治理模式,正是通过物联网、区块链等智能技术,实现海洋塑料“从海洋到货架”的全过程可视化追溯。浙江的生态文明“智”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治理越来越“智”,未来将越来越绿。站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的节点,绿水青山的故事正从之江大地走向更辽阔的山川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