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金华市金义新区金漪湖科创策源地的金华有怡科技有限公司里,工作人员正在训练一台人形机器人分拣包裹。有怡科技今年4月落地后,8月首款人形机器人就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亮相,广受好评。这是金义新区第23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
通过山水林田湖的生态修复,金义新区的荒草地蜕变成科创策源地,吸引了百余家科创企业,聚集了光子集成芯片与应用研发实验室、轻舟智航自动驾驶联合实验室等10多个高能级实验室。“这里有着浙中‘松山湖’之称,我们看中的就是金漪湖的好山好水好生态。”金华有怡科技董事长刘轶表示。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20年来,金华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从精准发力保护生态环境,到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通道,全市高质量赶超发展的绿色底色越绘越浓。
2013年6月,全省“五水共治”在浦江县打响第一枪。通过坚持不懈地治水,金华换回了美丽河湖,实现全市地表水断面Ⅲ类以上水质占比从50%提高到100%,还连续11年捧获“五水共治”大禹鼎,并获“一星金鼎”。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从固废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发力,金华实现了生活垃圾“零填埋”,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连续4年保持在99%以上。通过治气系列组合拳,金华全域创成“省级清新空气示范区”,入选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生态环境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金华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测评得分已连续13年提升。
“好生态、好环境吸引好产业叩门,这也正是金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良机。”金华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以零跑汽车为例,自2016年第一个项目落地金华开发区后,零跑汽车又把两个零配件产业园项目落地金义新区。如今,金华已形成以零跑汽车为“链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规上工业产值达730.2亿元,新能源整车产量24.5万辆,同比增长167%,占全省的46.7%,位居第一。
金华制造业含“新”量、含“绿”量不断升级。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内,金华以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培养电动工具及农机装备、机器人、新型电子材料、纺织服装等十条产业链。如今,纺织服装产业链也已跻身千亿级产业集群,丘陵山区农机装备产业集群还入选了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上半年,金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0.3%,同比增长21.5%,增速居全省第一。
好山好水助力乡村振兴。曾经看不到希望的“水牛角村”义乌市李祖村,通过生态修复吸引青年入乡,成了闻名全国的国际创客村,去年村集体收入达464万元;磐安县乌石村,环境治理后利用特有玄武岩资源发展乌石农家乐,去年旅游综合收入达2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超8.5万元。
金华还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创新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去年11月,我省首例社会资本培育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落地磐安。榧茶名(磐安)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接手尚湖镇抛荒多年的茶山,通过6年的荒山整治、水土保持等,让茶园恢复生机。该公司以200亩茶园5年的经营权,与杭州中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杭州天羿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进行交易,实现了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