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记者从2025年“之江净网”网络空间依法治理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21年以来,聚焦省委提出的“率先构建依法治网体系”工作目标,我省稳步推动互联网领域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贯通提效,以清朗安靖网络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
网络谣言、网络黑灰产、网络涉枪爆、网络诈骗、个人信息保护等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此,我省完善协调机制、加强信息通报、深化执法联动,上线迭代“浙E执法”“浙江公平在线”等平台,完善文化市场执法预警模型,累计发现网络交易相关风险线索19万余条,办理网信行政处罚案件400余起,下架App2500余款,侦破网络犯罪案件近3万起。
围绕网络监管,我省各地各部门组织开展“清朗”“净网”“网络市场专项治理”“浙里固源”等专项行动,完善网络直播综合治理平台,累计监测覆盖18万个直播间,培育绿色直播间600余个,创新打造“浙里小哥码”,持续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我省探索了不少司法实践创新,如审理全国首例“网络水军”民事公益诉讼案、首例涉虚拟数字人侵权案等系列新型案件,办理“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等示范案例等。还打造全国首个省域数字未检平台——“浙里花开·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司法保护平台”,探索公益诉讼“互联网+”新模式,开展英烈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据统计,自2021年以来,全省各级法院累计一审审结涉网络犯罪案件3万余件,全省检察机关累计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1000余件。
通过立法稳步推进网络生态治理。近年来,《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关于网络虚假信息治理的决定》等涉互联网重点地方性法规相继出台,互联网信息内容“分业分层监管 联合联动执法”、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等新业态新领域规范性文件印发实施。温州、绍兴还制定自媒体分级分类管理、网信领域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等基层制度指南,进一步夯实依法治网法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