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炒索粉

来源:发表时间:2016-03-26阅读次数:1112

来源: 东阳新闻网 作者: 张顺

    信不信由你,金瓜炒索粉,甚至也堪称一道美食。

     金瓜就是南瓜,索粉就是粉干。制作这道“美食”的方法如下:先在锅中烧开一锅水,然后放入粉干,此谓之“捞”。粉干的潮湿与硬的程度,完全靠掌勺人合理掌控。粉干在开水里浸泡到一定程度,再用筷子捞起,放入一个竹制器具,这种器具往往被称之为“笊篱”。然后,将锅里的水舀干,放入一定数量的色拉油,其实“金瓜炒索粉”最好采用猪油,更加香气扑鼻。接着加入生姜大蒜,倘若有一点点腊肉丝的话会更好,放入切成小块的“金瓜”进行翻炒。再怎么着,金瓜最终也会变成糊状,最后,倒入粉干进行翻炒,与此同时,必须得不停地用筷子、铲子搅动粉干,这样子一直将这道“金瓜炒索粉”炒好了为止。

    我非常喜欢这道美食。记得自己小时候,有一次,还曾经发生过一个与“金瓜炒索粉”有关的小故事。一次,我母亲去给村里的一户人家帮忙织布。而织一筒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起码也要一个星期乃至于十天半个月。

    一天,我去了母亲的织布机旁边玩,那时那户织布人家的女主人给我母亲烧点心,地地道道的“金瓜炒索粉”,遇到我也在,就给我也盛了一小碗。我贪图这道点心的美味,于是,第二天下午等到了与昨天差不多相同的时刻,一个人立马又往母亲织布的那户人家跑。那时候,哪像现在,经济条件这么好。尽管,“金瓜”是土出,至于“索粉”,往往一户人家平日里自己是舍不得吃的,只有在家里来了客人,或者是请了泥水匠、木匠、裁缝匠来家里干活的时候才会烧了吃。

    母亲告诉我,帮忙织布的那户人家的女主人之所以会给我也盛上一小碗,完全是看在母亲的面子上。母亲也跟家里人说了,第二天绝对不让我再去那户人家的家里!而我,哪里懂得这些“奥秘”,我贪图“金瓜炒索粉”的美味,把人家的客气当成了自己的福气。第二天,在同一时间段又想着再一次“向幸福出发”。尽管我尽量做到人不知鬼不觉,但是,半道上还是被我的哥哥和姐姐给抬回来了,哥哥抱住我的头,姐姐抱住我的脚,七手八脚将我往家抬。在一条小弄堂内,我哀嚎着。我一边蹬腿,一边哭嚎:“我要吃‘金瓜炒索粉’!我要吃‘金瓜炒索粉’!”

    这一幕,被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海里,一辈子挥之不去。尤其是自己用腿蹬哥哥和姐姐的样子,迄今为止,一想起来,还栩栩如在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