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小长假来临,许多人都喜欢寄情山水,放松心情。在我们享受大自然时,可别忘了一些危害健康的“小捣蛋”的存在,如“蜱虫”,小编特意整理了蜱虫的一些防治知识,给大家普及一下。
什么是蜱虫?
蜱虫也叫壁虱,俗称草爬子、牛虱等,是一种体形极小寄生虫,仅约火柴棒头大小。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不吸血时,蜱虫有米粒大小,吸饱血液后,有指甲盖大。大多以吸食血液为生,叮咬的同时会造成刺伤处的发炎。蜱虫本身无毒,但会携带病毒,因此会带来传染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蜱媒脑炎、牛之无形体病等。
被蜱虫叮咬后出现什么症状?
被蜱虫咬之后,皮肤会出现水肿性丘疹,红肿、水疱或淤斑,感觉有点瘙痒或疼痛。严重的话在一个月内,特别是2周之内会出现持续发热,特别是持续三天以上,出现畏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外出游玩中,如何预防蜱虫叮咬呢?
1.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不要到没人进入的草丛中。建议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长裤,不要穿着过于暴露服装和露脚踝的裤子。
2.户外活动后要检查衣服和身上是否有蜱虫,重点部位为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这些地方是蜱虫经常附着的地方。随后可以进行淋浴冲洗身体。
如被蜱虫叮咬,应该怎么办?
如果发现蜱虫叮咬在身体上,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也不能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因为蜱虫体上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在受到刺激后,蜱虫会越发往体内钻,并加大剂量地释放蜱虫唾液,所以直接用工具将蜱虫摘除或是用手指将其捏碎的方法是非常不正确的,正确的方法是赶紧找到最近的正规医院,让医生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才可用镊子将蜱虫去除(注意蜱虫口器里的倒刺不能留在体内),取出虫体后,一般建议观察身体状况2周,若出现发热或腹泻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蜱虫叮咬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