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来源:发表时间:2016-05-11阅读次数:748

 来源:人民邮电报

面对全球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党的十八大提出“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这是党中央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和发展规律,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赋予信息通信业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

在人类技术发展史上,从来没有一种技术能够像信息技术这样创新步伐如此迅速、发展活力如此持久、经济社会影响如此之大。信息技术应用深刻改变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方式,信息技术创新模式重塑了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技术层面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主旋律,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才是决定未来竞争格局的关键。专家指出,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主要包括四大内容:大力发展基础电子信息产业、全面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有效促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着力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基础电子信息产业涉及核心芯片、操作系统、基础软件等领域。一直以来,发达国家在这些领域处于垄断地位,基础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我国的薄弱环节。在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的今天,不掌握这些高附加值的技术就意味着处处要“看人脸色”,受制于人。近年来,一些国家频频利用“反倾销”、“专利诉讼”、“保护国家安全”等手段和借口,限制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要避免这些事件的发生,我国企业必须掌握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回顾历史,在日本贸易快速发展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也因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等原因遭遇别国的反倾销诉讼。而出口大国德国却很少遭遇这样的贸易摩擦,根本原因就在于德国的产品大多走在创新的前沿。大力发展基础电子信息产业,弥补短板,是我国由信息通信“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

网络基础设施是信息技术和应用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和应用好比各式各样的“汽车”,网络基础设施就好像“公路”。不管汽车配置有多先进,要想跑得快就得先修路、修好路。当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要放在移动宽带和固网宽带上。如今,“宽带中国”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我国三大运营商的3G移动宽带网络已经基本实现了全国性覆盖,中国移动正联合产业各方进行4GTD-LTE扩大规模实验,并于12月18日在香港推出了4GLTE双模商用网络。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移动宽带和固网宽带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信息技术只有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才能真正创造价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有助于科学地利用环境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企业利用视频会议减少差旅开支;交通部门利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疏导交通;煤矿企业部署安全监控网络保障安全生产等。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众多创新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为信息通信业带来了广阔的蓝海市场。

信息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叠加的,可以随时随地“连线”的虚拟世界,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信息安全问题。近年来,信息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为信息安全保护敲响了警钟。2011年12月21日,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社区CSDN上600万用户的资料被公开;次日,一些主流社交网站的用户资料被公开,涉及5000万用户。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更多信息安全攻击“埋在深水里”进行——盗取银行账号和密码、窃取公司机密文件、攻击竞争对手网站……一条黑色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是关乎个人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

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是信息通信业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中应履行的光荣使命,也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化竞争中寻求群体突破的战略选择。我们要顺应全球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大趋势,抓住机遇,着眼长远,发挥优势,找准突破,,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积极贡献。(本报记者 郭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