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扎堆,26个“国庆宝宝”降生
国庆节期间,市人民医院收住的产妇数量居高不下。高峰时,普通产科病区加到80多床,实际上常规设置的床位只有56张,而阳光产房37张床位全部住满。
10月1日,共有26个“国庆宝宝”在该医院幸福降生。
一床难求,产科住120多位产妇
这个国庆节,住在市人民医院东三产科走廊上的万晴(化名)女士格外高兴,她顺利产下了一名7斤重的男婴。作为36岁的高龄产妇,她不光在孕期吃了不少苦头,连想生孩子都差点没有床位。她说:“9月28日来医院准备剖腹产,但是那天没有床位。1日半夜肚子开始疼了,好在有个顺产产妇愿意提前出院,不然可能连走廊都没得住了。”
在市人民医院东三产科走廊上,可以看到很多加床。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从今年年初开始,市人民医院接诊的产妇数量就呈现出增加趋势,到了6月之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比如9月份,产科加阳光产房共有600多名新生儿出生。
“我们每天走一万多步很正常。”一产科护士掏出手机,点开计步软件统计的步数。她几乎每天都能在微信朋友圈中荣登“步行健将”。有位助产士值夜班,一个晚上接生8个“宝宝”,下班时接近累趴。
四大原因,催生“分娩旺季”
这么多人一起生孩子,是巧合?
分析起来,“分娩旺季”的成因有四:一是今年为猴年,传统认为这个属相好;二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众多想要二孩的妇女已经通过准备期和怀孕期,进入分娩期;三是国庆节前后有很多“好日子”,一些产妇家属期望有个好兆头;四是市民们都相信市人民医院产科、阳光产房的医护水平。
二胎扎堆,高龄高危产妇增多
与产妇增加相应的是,高龄、高危产妇的数量也明显增加。
“上个月生二胎的超过50%,二胎时代真的来了。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比例超过10%!”一位医生如是说。
医生们认为,选日子生孩子并不是一件“随性”的事。对于需要剖腹产的产妇,医生也要根据多项指标确定她的生产日期。因此,市人民医院对于剖腹产有规定,一般怀孕不满39周的产妇,是不建议提前剖腹产的。不根据医学指征生孩子,不仅增加分娩风险,还让医生的工作变得被动。
“家长们都是为了孩子有个好的未来,这点我们能理解。”产科主任杜舜兰说,但怀孕生子还是要尊重自然规律,尽量听从医护人员的专业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