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打响经济工作三场战役“第一仗”建筑之乡凤归来

来源:发表时间:2016-10-11阅读次数:673

来源: 东阳日报 作者: 黄永强

    国庆长假期间,市委书记黄敏带领相关领导走访中天集团董事长楼永良,在致以节日问候的同时,宣传我市建筑业招商和营改增政策,楼永良董事长表态,今年力争新增建筑业税收1.5亿元以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施侍伟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走访了广厦建设集团,广厦建设集团主要负责人表态,今年税收增幅力争超去年一倍;四套班子其他领导带领各自联系的镇乡街道、部门领导纷纷走访回乡省亲的建筑企业家,宣传我市建筑业招商和营改增政策,邀请他们企业回归、项目回归、税收回归,全面打响了经济工作三场战役的“第一仗”。

    东阳是建筑大市。去年,我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29亿元,连续七年获得全国县市级第一。目前,全市建筑企业总数为275家,其中特级企业6家、一级企业68家;从事建筑的人员达到10多万,创业足迹遍布全世界。

    建筑业是东阳的支柱产业,与家家户户相关,建筑文化是东阳文化的根,创造了我市40%左右的社会财富,影响巨大,市委市政府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近年来,由于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建筑业的发展也遇到困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行业的发展,为了保持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继续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市委书记黄敏亲自倡导成立建筑产业发展联盟,让联盟研究提出行业发展的方向、存在的困难和建议,以此来指导、促进政府工作,帮助建筑业走出困境,向更高层次发展。

   产业联盟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书记市长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都参加会议,每次会议都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确定主题、进行研讨,并要求政府部门现场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得到建筑企业的欢迎。为了突出联盟的实际作用,正相继开展建材采购联盟、诚信联盟、财务联盟等组建工作,通过扎实的工作,推动了联盟的发展。

    今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营改增对民营建筑企业影响深远,既是一个危机,也是一个机遇。如果应对不好,会对我市建筑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应对好了,不仅仅是培育税源,更重要的是规范我市建筑业发展、促进建筑业做大做强。

    早在3月份,我市就专门组织人员对营改增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准确理解和把握营改增工作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争利、做强”六字方针,来指导我市的建筑业营改增工作。市里还专门成立了促进提升建筑业发展领导小组和指挥部,推进建筑业招商和营改增工作。该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任第一副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常务副总指挥,四套班子领导全员参与,集全市之力开展建筑业招商和营改增工作。

    市里抽调精兵强将集中办公,在指挥部下设立综合协调组、政策协调服务组、“店小二”服务组、督考组,负责政策性问题协调解决、政策的宣传贯彻和落实、为引进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建筑企业专项融资平台、鼓励和引导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好建筑企业境外发展服务等工作。

    指挥部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业务培训会,国税局、财政局、建管局等部门工作人员主动到建筑企业、项目部,讲政策、送服务,让每一家建筑企业把营改增政策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有的拜访回乡的建筑能人,有的与建筑企业座谈,有的赴外地走访建筑企业和项目经理,向他们宣传我市出台的一系列营改增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东发展,反哺桑梓。各镇乡街道、有关部门、相关企业迅速行动,建筑业招商和营改增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市进一步营造促进提升建筑企业发展的环境,加上紧扣我市产业特色,建筑业招商工作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作为全市试点,东阳江镇从项目经理数据库中遴选出重点对象,并赴青海、陕西、宁夏招商,首战告捷,仅青海省,就有两家建筑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确定回归,并将带动十余名项目经理回归;9月28日下午,天一建设集团——市津东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湖溪镇建筑业招商喜迎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