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东阳日报 作者: 蒋雯
把福利院当成自己的家,用智慧和心血为260多名福利院老人、21个弃婴撑起一片天。他就是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徐宏泰。
10日上午,记者在市社会福利院见到徐宏泰时,他正忙着和市民政局领导商讨福利院改造工程。徐宏泰笑着说,前几天在体育局的支持下,已经更换过院子里的室外体育健身设施,现在要将长廊进行维修改造,再将院子里的道路白改黑,并设置老人漫步道。
积极做好福利院硬件建设
为了给老人、孩子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徐宏泰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社会捐赠,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建成了集学习、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室内场所及室外休闲公园,配备完善医务室,在市民政局、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了福利院一号楼、二号楼改造工程,大大提升硬件设施。
跟着徐宏泰,记者来到新改造完成的二号楼,看见每个房间都窗明几净,还配置有中央空调、电视机、电梯等生活设施,如同宾馆一样。“这里住的都是失智失能的老人,生活无法自理。”徐宏泰说,因此楼内配有专门的食堂,饭菜总是煮得柔柔软软的,基本上达到不用嚼食就可以下咽的程度,以满足住在这里的老人的需求。
由于硬件设施好、服务周到,近年来福利院的床位入住率一直保持在100%,登记排队要求入住的达到500多人。
他是260多位老人的孝顺儿
“我是260多名老人的儿子,21个孤残儿童的爸爸。”这是徐宏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工作20年来,徐宏泰始终把自己定位在如何做好“为人子、为人父”这个角色上,及时了解老人、孩子的需求,想方设法让入住的老人住得安心,让家属放心,让社会满意。每年过年,他都和老人一起吃年夜饭,遇到老人孩子生病了,更是问寒问暖到床头呵护有加。
81岁的厉星良老人说:“我和老伴是今年8月入住福利院的,徐院长和其他工作人员都很关心我们,经常会来问我们饭菜好不好吃,住不住得习惯。”南市街道的周藕光老人也说,徐院长对他们像亲人一样,自己住在福利院很愉快,身体也比以前好。
为孤残儿童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市社会福利院每年都要接收多名孤残儿童,其中绝大多数身患残疾和重病。对于接收的社会弃婴,徐宏泰第一时间就安排送到医院体检或救治,并积极与省民政康复中心联系,千方百计为儿童争取第一时间实施康复。最快的一次,从入院到杭州儿童医院仅仅用了3个小时,及时挽救了孤儿的生命。
徐宏泰还积极想办法为孤残儿童进行康复、医疗,尽最大努力使躺着的能坐起来,坐着的能站起来,站起来的能走起来。20年来,在徐宏泰的努力下,为肿瘤、心脏病、无肛门、先天性白内障、唇腭裂等疾病患儿施行手术和矫形康复治疗达30余人次,为孩子们早日回归社会提供了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