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科技创新暨“一号工程”推进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动员大会在杭州召开。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杭州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创新活力之城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涵盖了8个方面37条意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创新活力之城建设。
为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杭州将试行中小微企业研发活动补助制度,给予规定领域内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研发费用补助;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企业创新的作用,杭州市、区县(市)政府及部门应积极采购企业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预算额应逐步达到年度政府采购预算总额的30%以上。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杭州将加大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杭实施产业化的奖励力度,最高可获得500万元奖励;加大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的支持力度,对符合规定内的省外科技成果提供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补助。
为大力建设创新创业载体,杭州将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钱塘江金融港湾(简称“两廊一湾”);继续深化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对经认定的国家、省级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专项资助。
为完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制度,杭州将加快落实外籍高层次人才来杭居留额的有关规定,适时推出外国专家证和外国人就业证“两证合一”;创新事业单位人才编制管理,事业单位在招录(聘)特殊人才时可试行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为落实激励创新的财政和税收政策,杭州将完善市级财政资助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对企业承担的市级财政资助的科研项目,优先采用后补助方式给予资助;放宽科研人力资源成本开支,间接费用中用于激励科研人员的绩效支出占设备购置费扣除后直接费用的比例,最高可达到20%。
为推进制造业高端化创新发展,杭州将推动核心基础产业做大做强,组建市工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不低于10亿元;推动以3D打印为代表的服务型制造业发展,对本市制造业企业委托我市区域内3D打印创新服务中心开展3D打印服务的,按照其合同金额给予30%的资助,每家企业年资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
为强化金融、文化与知识产权支撑,杭州将支持企业开展跨境投融资,设立5000万美元的杭州市跨境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巩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成果,开展市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认定工作,认定后给予每家30万元的资助。
为健全科技创新发展保障机制,杭州将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力度,市、区县(市)政府应当逐步增加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财政投入,两级财政中科学技术经费占本级财政经常支出的比例应当分别不低于6%和4%。
“这37条意见,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创新活力之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供着有力的支撑。”杭州市科委党组书记、主任阳作军表示。
除此之外,对获得2016年度杭州市科技进步奖的企业进行了表彰,并分别给予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2015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500万元、100万元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