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用地监管责任追究实施办法》、《东阳市土地资源要素管理实施意见(试行)》、《东阳市耕地保护奖补机制实施细则》……去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找准国土短板,密集出台了一些政策,我市在严守耕地红线、遏制违法用地高发态势、破解农民建房难等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昨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张龙明告诉笔者。
2016年,我市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履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职能,严格规范管理,积极主动服务,着力改革创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亮点纷呈,精彩不断,许多工作走在金华乃至全省前列。
地质灾害防治获部级荣誉
我市被国土资源部评为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浙江省仅9个县市获得该项荣誉。
我市是浙江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县市之一,全市现有13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省级重点地质灾害点1处,金华市级重点地质灾害点2处。2011年来,我市通过一系列工作,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达到“组织机构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防治经费到位、巡查监测到位、预警预报到位、危险评估到位、避让安置到位、宣传培训到位、应急处置到位、防治制度到位”等10项标准,让2000多人远离了地质灾害威胁。
两项工作获省厅肯定
市国土资源局两项工作获省里肯定,分别是违法用地监管、不动产登记。
一年来,我市通过出台违法用地监管责任追究机制,利用省级卫片和无人机加大对重点地区的监管力度,出台耕地保护奖补机制等举措,多管齐下,违法用地高发态势得到有效控制,新增违法建设基本消除,违法用地耕占比实现断层式下降。省国土厅执法监察局局长对此批示肯定。
去年8月30日,市国土资源局克服多重困难,提前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并且通过设置导询台、启用排队叫号服务、预约等多项便民服务,实现平稳过渡,办证效率优于兄弟县市,省国土资源厅特别批示在全省推广学习。
各项考核指标居金华前列
在金华考核中,市国土资源局成绩出类拔萃。
无房户危房户审批、“611”耕地保护工程两项工作名列金华第一;空间换地综合指标、矿政管理名列金华第二。2016年,我市完成无房户、危房户审批2933户,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620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304亩,完成低效用地清理1903亩,现状闲置土地处置率100%,完成地质灾害避让搬迁316人。
我市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持续几年成绩拔尖,2015年、2016年更是夺得二连冠。2016年共完成垦造耕地1938亩,“旱改水”质量提升133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31934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134亩。
创新用地保障机制获点赞
我市出台了《东阳市土地资源要素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加强用地批后监管,结合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市国土局开辟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建立全程督办机制,积极申报省重点和专项指标,获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4287亩(农用地3953亩、耕地3085亩),居金华首位,保障我市重点工程、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农民建房、横店风貌提升、木雕小镇等项目及时落地,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
杭州至温州一期铁路工程属于国家重点交通项目,东阳段总长度约39.77公里,是东阳境内第一条铁路。为此市国土局高度重视,与上级部门多番对接,国土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全力以赴抓好杭温一期铁路工程土地预审工作。目前,杭温高铁、甬金铁路、金义东城际轻轨、义东永高速土地预审全部通过审核,为我市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