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一策留住“绿色化石” 专家给古树把脉问诊开“药方

来源:东阳日报发表时间:2017-03-10阅读次数:928

  日前,3位穿着标有“植物医院”字样服装的林业专家,正在给南市街道紫溪村的古樟进行“外科手术”复检。

  古树名木作为历史的见证、绿色的化石,是我市人文历史景观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也是市内绿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去年9月我市制定古树名木保护实施方案后,我市对古树进行“一树一策”保护。目前,首批古树保护工作已接近尾声,第二批古树保护工作也将启动。

  一树一策进行保护

  横店镇联盟村内有一棵樟树,树高22米,树龄约1010年。这棵树主干腐烂受损严重,枝叶很稀疏,整体长势衰弱。为此,工作人员对树洞进行了修补,清理木质部裸露、腐烂部位,进行杀菌消毒等处理,同时用钢管支撑起倾斜的树干,并做了白蚁防治、清理杂物、建造树池及围栏等一系列保护措施。目前,樟树恢复了生长,还长出了新芽。

  在画水镇画南村溪南溪滩,长着6棵樟树。这些樟树生长在溪边,朝溪的根部裸露,不利于生长。于是,工作人员砌了挡土墙、回填泥土,增加了树的生长空间。该村也积极清理古树周边的建筑垃圾、红木垃圾,修建石凳、围栏,建设古树休闲公园,大大改善古树的生长环境。

  在巍山镇罗店村炼仙坞自然村,有一棵红豆杉树高约11.2米,树龄约1010年。该树顶端遭雷击枯死,长势大受影响。该树还遭到白蚁侵害,树冠内存在大量枯枝。根据古树现状,工作人员采取了白蚁防治、枯枝修剪、清理杂物、建造树池等保护措施,并在合适位置安装了简易的避雷装置。目前,该树长势良好。

  进行古树名木资源普查

  “我们正在对我市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普查,预计今年8月完成普查。”市林业局森林病虫防治站站长胡中成介绍说,我市现有古树名木1.2万株左右,其中有散生古树1200多株,樟树、松树、红豆杉、枫香、香榧等古树群30多个。大多数古树得到有效保护,长势旺盛,但也有少数处于“较差”或“濒死”状态,亟待保护。

  我市将70株500年以上及急需拯救的古树确定为首批保护古树。根据不同的古树生长现状,有关部门按照“一树一策”原则制订保护方案,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比如设置围栏、病虫害防治、支撑加固、树洞修补、安装避雷针等。

  今年2月,第二批保护的60株古树也已经确定。接下来,将进入古树保护设计、评审阶段,预计年底前完成保护工作。下一步我市将出台古树名木保护五年行动方案,计划用五年时间对全市需要保护的古树名木进行一轮保护,确保古树健康生长。

  专业人士表示,走访发现有的人喜欢在古树下烧香、点蜡烛,常常把古树熏得很黑,还曾把古树点燃。希望大家爱护古树,不要做伤害古树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