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定位 主动对接 助推发展 我市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三条廊道”建设
来源:东阳日报发表时间:2017-04-13阅读次数:909
在金华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金华市市长暨军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统筹做好“三条廊道”专项规划、强化规划引领和依法管控,加快建设综合交通廊道、金义科创廊道和浙中生态廊道,以“三条廊道”建设推进都市区共建共融。连日来,共筑“三条廊道”成为我市出席金华市“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热议话题,他们纷纷为廊道建设献计献策。
交通廊道互联互通
“‘三条廊道’特别是综合交通廊道,有助于密切金华各县市区的联系。”金华市人大代表董磊说,金华各县市区各有特色,加快推进交通廊道建设,能吸引外地客商来金华旅游和投资兴业,“交通的便利,也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一大砝码。”
金华市人大代表黄文明认为,综合交通廊道建设,可以突破县域疆界壁垒,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都市区经济转型,既顺势而为,又水到渠成。
科创廊道提供支撑
金华市政协委员陈雪龙说,金义科创廊道是都市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主平台,东阳也要积极融入其中,“科创廊道建设有利于创新资源的共享利用,对东阳的创新发展也能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现代化都市区和科创廊道建设,人才是关键,教育是根本。”金华市人大代表卢雁红说,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名师待遇,加大名师培养力度,为我市人才脱颖而出提供支撑。
生态廊道撬动美丽经济
金华市人大代表张永平说,关于生态廊道建设,东阳要主动融合,因地制宜,做好全域旅游文章,拓展旅游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他建议,廊道建设要注重美食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使之成为展示生态文明、美丽经济的重要平台。
金华市政协委员楼兰芳近年来一直从事农业旅游观光开发。她认为,浙中生态廊道建设既是城防工程,也是旅游观光带,更是我市“后治水时代”的新战场、主战场,“建设好‘三条廊道’,不仅要以规划为纲,更要用实际的尺度、时空的跨度和现实的角度,做到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立足当下,实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