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计局副局长胡小骏:保持市域就诊率高水准 实现乡镇首诊率大提升

来源:发表时间:2017-11-13阅读次数:990

      目前,我市患者市内就诊率达到了90.15%,提前达到了“十三五”医改要求,超过全国82.5%和全省84.99%的平均水平。但是,基层就诊人次占比仅为47.66%。我市是全省首批11个县域医共体试点之一。为改变这一局面,10月30日,我市启动医共体建设,成立一个全市域医共体,由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保院、横店医院4家市级公立医院牵头,分别对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连带104个卫生服务站进行托管,形成一个涵盖全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的共同体。医共体内部将以经营管理为纽带,实行规章制度、技术规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采购配送、后勤服务等“六统一”管理,统筹人员调配、薪酬分配、资源共享、医保支付等。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医共体建设,出台了《关于推进城乡医疗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市医共体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市卫计局局长担任市医共体管理中心主任,更对财政保障、医保政策、人事管理等事项进行了明确。11月8日,医共体管理中心举行了第一次会议,讨论了《东阳市城乡医疗健康服务共同体章程(讨论稿)》,并对年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部署。为配合医共体建设,我市已成立临床检验、影像诊断、心电诊断三大共享中心。乡镇卫生院通过专网与各中心相连,患者在乡镇卫生院进行采血、拍片等检查后,由市级医院医生在线诊断后将结果传输回乡镇卫生院,其结果全市各家医院互认共享。其中,影像诊断中心运行两个多月来,为乡镇卫生院诊断病例达8000多例。

       我市推进医共体建设的相关举措,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拥护,也受到了上级媒体的关注。连日来,《浙江日报》、《人民日报》分别对这项改革举措进行了较大篇幅的报道,既增强了我们工作的动力,也鼓舞了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的信心。

       “市域就诊率保持在90%以上,乡镇首诊率力争达到65%以上,力争乡镇医疗机构门诊人数、住院人数、医疗业务收入每年同比增长15%以上。”这是医共体建设的总目标。医共体建设就要朝着“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的方向而努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较好的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