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禁燃”正当时 2018年3月20日起将实行

来源:发表时间:2018-02-12阅读次数:895

东阳日报  □记者朱凯迪通讯员方裕健

     按照“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民间有着立春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但是今年立春,主城区基本听不到鞭炮声,全市的鞭炮声也明显少了很多,这意味着市民对于燃放烟花爆竹的观念也在逐渐转变,多数市民对全市“禁燃”工作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

经营户:理解并愿意遵守全市“禁燃”规定

    近日,市安监局、市公安局、市行政执法局、市供销总社的工作人员分为4组开展了一次烟花爆竹执法行动,对我市47家烟花爆竹经营户进行了走访调研,围绕安全隐患、非法走私行为、销售非法产品等方面开展严格检查。为做好全市“禁燃”,市安监局深入了解经营户思想的动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市安监局危化科负责人说,此次行动既是对烟花爆竹销售高峰期的一次安全检查,也是对全市“禁燃”工作的一次提前谋划,抓好经营户这个源头十分关键。根据检查走访的情况来看,商家普遍表示理解支持禁燃,愿意遵守相关规定。而且从他们的进货情况来看,也更加理性,经营户普遍反映,现在买烟花爆竹的人越来越少,因此进货时也格外谨慎。

人大代表:全市“禁燃”是顺应民意的大好事

    在刚结束的两会上,全市“禁燃”也是代表委员之间的“热门词”。市人大代表、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城校办(一)主任唐利民认为,全市“禁燃”是市委市政府听民声顺民意的好举措,对市民来说是件大好事。“去年我参加了双禁听证会,参会经营户大都表示支持理解,而且全市‘禁燃’时间定在3月20日,也考虑到了他们的权益。”

    “我觉得全市‘禁燃’的时机已经成熟了,绝大多数的百姓都非常支持的。”唐利民说,早年城区没有实行“双禁”的时候,每到春节整个主城区都笼罩在烟雾中,根本看不清。污染了环境,更是一种浪费,如果这些钱投入公益事业能帮助不少人。

    对于全市行政区域内全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市人大代表、东阳玉米研究所副所长王桂跃期盼已久。他说,虽然他不是从事与此相关的行业,但他有深刻体会。他每次回乡下老家过年,亲戚朋友都和他提过期盼全市“禁燃”的想法。“燃放烟花爆竹容易引发山火,更会造成人身事故伤亡,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

    王桂跃说,其实他自己也深受其害,因为自家住在26楼,每逢过年都是胆战心惊。因为烟花在高空炸开,离自家很近,不仅声音可怕,而且晒在阳台的衣服也会被炸破。看着全市“禁燃”工作有序开展,他发自内心地高兴。

市民:全市“禁燃”得民心顺民意

    “禁燃是好事,鞭炮虽然有年味,但影响环境,我们应该选择更加绿色的方式过年。”市民梁秀萍表示非常支持全市“禁燃”。她告诉记者,过年儿女都回家来,孙子孙女都还小,燃放烟花爆竹时,常吓到他们。因此,她很支持禁燃令。“家里人已经很多年没放过鞭炮了,都习惯了,包饺子、挂灯笼都能增加年味,并且更加环保,我还要告诉亲戚朋友们也不要放鞭炮,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前我还是比较纠结,因为放鞭炮是一直以来的风俗,但是在孙子孙女的影响下,我现在理解了。”市民陈国华说,原本他并不十分支持全市“禁燃”,总觉得不放鞭炮就不热闹了,但是90后的孙子孙女经常和他说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他也渐渐转变了观念。“有次子女接我到城里过年,尽管城里冷清,但是胜在空气好,难得在年三十睡了个好觉,我现在觉得一家团圆就是最浓的年味。”

    此外,许多上班族也十分讨厌爆竹声,都觉得好不容易放一天假想好好补个觉,可耳边老有鞭炮声,根本休息不好。有时早上起来,头都要炸了。

    记者了解到,多数市民都了解燃放烟花爆竹带来得安全隐患,虽然会留恋传统的味道,但还是非常理解支持全市“禁燃”。80、90后群体对于烟花爆竹的留恋更少,也更支持全市“禁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