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李宅赏花灯,是东阳人近日热议的话题,也是休闲娱乐的首选地。
3月3日晚下班后,笔者与同事驾车前往东阳李宅镇一探究竟。
市民热情 游兴倍增
“今年荷花灯会规模大,观赏时间共计9天,你们可有眼福了。”刚一下车,当地市民十分热情。
李宅,位于浙江东阳城东街道,是东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享有南渡名镇之称;李宅,古建筑出名,荷花灯更是远近闻名,素为东阳水灯之最。蜂拥而至的赏灯人,将在这里解读荷花灯的魅力。
华灯初上,游人如织。拖家带口、结伴成形、情侣相依……潮涌同一方向。此刻的李宅沸腾了,是灯的世界,游人的天堂,不赏“醉”不归的我们,游兴倍增,随之淹没在人潮中。
文化名村 历史悠久
楼式精美建筑花台门,夺人眼球,是李宅目前尚存完好的三大门之一,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苍劲有力“忠孝名家”牌匾悬挂之上,据当地老年人细说,牌匾旨在颂德先辈尽孝,以昭后辈传承弘扬之意。立其下,敬意油生。
李宅文化礼堂雅致幽静,尽管游人川流不息,依旧听不到过多的喧闹声。厅内摆放的龙头,威武神气。正大堂后方墙壁“孝忠”二字镶嵌其上,方桌台上摆放的苹果、香蕉、柑橘等供品,令人肃然起敬。26根柱子依次有序环立其中,斑驳的痕纹承载着深厚底蕴。左右两边悬挂的“李家族训家训”、“李宅学堂学习计划”、“李宅的故事”等,引众多游人驻足津津乐道,或轻吟、或默认,孝忠的诠释共鸣叠起。
李氏大宗祠、怡怡堂等,规模浩大。门楼、前厅、后堂,前低后高,穿堂通连。石柱纵生,数量空前,厢房、廊庑、梁柱雕刻的花纹,可谓是刀法娴熟、线条唯美、图案鲜亮、技艺精湛。数盏造型新颖的琉璃灯,映照的通火明亮,不少摄影爱好者疯狂的抓拍,记录着这美轮美奂的画面,游人的品头论足,将这里的历史文化再次渲染。最令我难忘是,鹅卵石古街与深壑色天井,它让我浮想联翩,那种记忆总是那样的深沉而美妙。
四个池塘一条河
花灯齐绽放
花篮悠悠河上摆,身姿百态喜上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李宅湖田广场小河上摆放的花篮,色彩鲜明、造型千秋、独具匠心。远观华彩亮丽,近观赏心悦目。
移步皆景,景景相连,用来形容此时的李宅一点都不夸张。
月塘是此次荷花灯会的展示中心。不大的池塘里,灯灯相应,影影相连, “仙鹤延年”、“观音送子”、“盛世和谐”、“仙女散花”、“锦鲤闹元宵”……造型各型。花灯高矮大小参差不齐,灯光水影,交相辉映。
“龙船”体型庞大、制作精细,闪烁的电子屏幕,光彩夺目、美不胜收;“何仙姑”身影巧小,在池中不停旋转着,栩栩如生,宛若仙女;“金龟闹元宵”在荷花灯相衬下紧贴水面,时静时动,活灵活现。还有各种飞禽走兽、人物造型等,耳目一新。闹、拥挤、人流攒动,一浪高一浪。
“那边的池塘还有花灯……”村民的提醒,使得游人观赏雅兴再次高涨。人挤人,人推人,脚步踏遍了李宅四塘一河的花灯观景点;喧闹,久久盘旋在这座“不夜城”的古镇……
花灯池中亮,香醉一岸人……赏着,赏着,似乎忘记了谁是谁?谁又是观赏者?令人赞叹的是:夜晚绽放的40余盏花灯,均是制作者自由发挥之杰作。
佩服他们心灵手巧技艺的同时,更敬佩他们把精湛工艺薪火相传。游古镇李宅,赏美丽花灯,韵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