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十美村十差村”评选领导小组对2018年度50个秀美村中的40个创建村(原来已评为十美村的10个村除外)进行了考核评选,并于9月1日公布了秀美村创建第二次考核评选结果,江北街道西兆庄小区等10个村被评为新一批的“十美村”。
从评选情况来看,全市相关镇乡街道领导高度重视、行动迅速,绝大多数秀美村创建村抢抓机遇、全力投入、奋勇争先,创建氛围浓厚、干部干事激情不断激发、村民参与程度日益提高、村庄环境面貌空前提升,即使是排在后十位的村,村级干部也作出了努力,村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那么,新一批的“十美村”,美从何来?本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十美村”,将各个村庄的创建经验总结成文,以飨读者。
城东街道五星村:一个人的心愿一个村的美丽
□记者 蒋雯
近日,记者来到城东街道东光村五星自然村,看见村内水泥路宽敞干净,房前屋后绿意盎然,池塘内碧波荡漾。很难想象,数月前这里是脏乱差的环境,村里连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
村民说,村庄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变化,都是因为有了王跃新这位一心为村里做事的带头人。
去年下半年,王跃新担任五星自然村负责人后,拆除了26户危旧房,帮助农户建新房,改变了村庄破旧的面貌。但是一个村庄要变美,光是拆除老房子还不够,王跃新想到了环境整治。他一边动员农户将鸡鸭圈养,一边计划实施水系改造、村庄绿化、道路硬化、管线整治、路灯亮化、景观小品、美丽庭院、墙面喷绘等八项工程,以此彻底改变村庄“脏乱差”的环境。工程建设需要资金,但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为此王跃新只能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能赊账的就靠个人关系先赊账,不能赊账的就先自己垫资。
在大家的努力下,村里完成了2口池塘的水系改造,完成村庄绿化3000平方米、道路硬化2500平方米,实施管线整治72户,完成了10多户农户的美丽庭院建设,村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给村里省钱,王跃新常常晚上一个人拿着水管给村里的花坛浇水,用水冲洗村道做好保洁。今年3月到8月,这短短5个月,村庄越变越美,王跃新却被晒得越来越黑。更令人痛心的是,8月15日一场意外夺走了这位好干部的生命。
在悲痛之余,王跃新的弟弟王伟新接下了村庄建设这个重担,立誓要完成哥哥的遗愿。前段时间,五星自然村获评“十美村”,但是王伟新并没有停下美化村庄的脚步。他和其他村民一起打捞了池塘内的菱角,因为菱角丰收后不及时打捞完就会腐烂,污染水体环境;还和另外三位村民商量,大家一起出钱给村庄安装路灯……
文南小区
横店镇文南小区:从“十差村”到“十美村”的完美逆袭
□记者 陈巧颖
近日,我市“十美村十差村”第二轮考核评选结果公布,横店镇文南小区从三个月前的“十差村”一跃成为“十美村”,实现华丽逆袭。
来到文南小区,一眼就能看见一块写有“欢乐文南”字样的“身份牌”,后面是一口清澈见底的池塘,池水顺着“身份牌”上196个排列整齐的陶罐潺潺流下,颇具特色。如今,这口池塘的水变清了,周边景致变美了,每天早晨和傍晚,池塘边的游步道上都会聚集着不少人,他们正在此享受绿色休闲的乡村生活。
文南小区的蝶变,源于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针对考核组提出的乱堆乱放现象严重、美丽庭院数量不足等问题,小区党员干部主动当起了“排头兵”,不仅带头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还以“1+X”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为抓手,管好自己所联系农户房前屋后和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文南小区党支部书记潘海洋、小区事务管理组组长汤红明等人几乎每天坚守在工程一线,或研究设计方案,或督促施工进度,推动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不仅要摘掉“十差村”的帽子,而且要争创“十美村”,这是文南小区干部群众共同作出的承诺,表明的决心。一方面,小区为218省道沿线的15户居民统一打造精品庭院,调动了小区居民“拆围透绿”、建设美丽庭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到浦江、安吉、永康等地参观学习,借鉴好的经验与做法,以“低成本、有特色、接地气”为原则打造了独具风格的水瀑墙、层次分明的绿化带、由石鲤鱼和磨盘组成的喷水泉……
“环境整治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我们小区被评为‘十差村’的教训,也是获评‘十美村’的秘诀。”潘海洋说,下一步,文南小区将在现有基础上打造新的美丽节点,争取在年底考核中获得“最美村”荣誉,并引入产业实现强村富民。
菱角村
画水镇菱角村:一个差生到优秀生的优雅转身
□记者 李磊 王倩玫
干净整洁的路面、错落有致的绿化、整齐划一的东派民居……这是近日记者在画水镇陆秀村菱角自然村看到的景色。“村子环境好,住着也舒心。”走访时,不少村民这样表示。
自“十美村”创建工作以来,陆秀村两委干部常常在外面跑。“为了做好规划工作,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村两委多次带队前往金华、义乌等地参观考察,吸取优秀村庄的优秀经验。”陆秀村党支部书记陆国兴告诉记者。
在创建过程中,菱角自然村严格对照创建标准,明确村干部专人负责制,即每个项目都有一名村干部负责,确保项目有序推进。“村庄工作开展好不好,上下是否齐心很关键。”陆国兴说,菱角自然村时常组织党员、干部义务打扫卫生,营造了“马上干,带头干,一起干”的良好创建氛围。
正因如此,村民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大家一起投身于各项创建工作中。如今,菱角自然村共建设了十余个精品庭院,注重“一户一品”。除此之外,菱角自然村还建起了生态洗衣房,完成了绝大部分“赤膊房”整治以及村路口景观节点的建设,做到了道路硬化全覆盖。
其实,早些年画水镇便开展了一系列涉及村容村貌的整治工作,为“十美村”创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2年,菱角抓住我市废塑经营专项整治行动的契机,上下齐心对废塑污染出重拳,多措并举打赢了废塑整治翻身仗,成为了第一个完成废塑整治的村庄;2016年,菱角大力开展旧村改造,拆除村庄危旧房,昔日的旧房危房摇身一变换上了新颜,东派民居拔地而起,为村庄美化增添了一道风景线。
“接下去,菱角将对村庄部分区域绿化和池塘周边环境进行再升级,同时新增和固定一批停车位,提升村民规范提车意识。”谈到下一步工作,陆国兴介绍道,菱角自然村还将建设一个摄影棚,吸引剧组进入,提升村集体经济。
南田村
南马镇南田村:老书记 新使命 新征程
□记者 马卡佳 通讯员 张瑶瑶
走进南马镇南新村南田,发现整个村庄干净整洁,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绿意盎然,停车场等空地周围种了高低错落的树木,足见该村为创建“十美村”下了不少功夫。
南田是个有197户农户的村落,外来人口较多,治理难度比一般村庄大。美丽乡村最基本的要求是干净整洁,为此,村集体出资聘请了10余名环卫人员从早到晚在村里清扫卫生,使得村庄大街小巷时时如新。
自今年3月争创“十美村”以来,南新村两委会成员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开展了大量工作。在治危拆违的基础上,完成南田“赤膊房”粉刷40余户;上门为农户指导、监督垃圾分类;齐心协力整治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南田的村容村貌大幅改善,为秀美村创建奠定了基础。
建设美丽庭院要打通农户家原先的实体围墙,不少村民不配合,村干部就上门反复做工作,同时积极打造“试点”。“村民们看到别人家搞得这么漂亮,一个个都同意了,后来还有村民主动来要求建设美丽庭院。”南新村村委会主任张保尔说。就这样,南田创下美丽庭院30余户,精品庭院11户。
南新村党支部书记张德明是村里的老书记了。这段时间,他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在村里忙活开了,直到晚上9点左右才收工。联村干部吴璟联系该村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为了“十美村”创建,她和其他村干部一样几乎每天都“泡”在村里,晒黑了一大圈。
被评为“十美村”后,南田依然没有停止变美。“我们正在制作‘村牌’节点,让‘南田’更加显眼。”张保尔说,村里还计划在休闲广场边上新建长廊,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去处;对村主干道实施“白改黑”工程……
“我们将再接再厉,让我们的乡村更美,争创‘最美村’。”张保尔笑着说。
雅门村
南市街道雅门村:以文化开启“十美村”雅致之门
□记者 马卡佳
3日上午,南市街道西雅村雅门的村口广场上清风徐来,门前塘塘塍草坪上修剪出的“雅门欢迎您”五个大字清新醒目,塘塍上还新建了一座长29米的休闲长廊,透过长廊可见假山、喷泉、碧波……周遭道路整洁,绿植环绕,清爽宜人。
75岁的陆德朝和村民坐在休闲长廊里乘凉拉家常。他说:“我们村今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越变越美了。一到晚上,池塘、古树、长廊上挂着的彩灯亮起来,每晚都吸引不少邻村村民前来。”
自3月18日起,雅门开启了“逆袭之路”。半年多来,西雅村村两委奔走在雅门开展工作,几乎没有停止过创建秀美村的脚步。
任西雅村委会主任的陆德根是雅门人,为秀美雅门创建付出了心血。每天清晨一起床,他都会绕村四圈,一路走一路“挑毛病”,看到问题就拍照发到村创建微信群,要求相关责任人立即整改。“雅门的秀美村创建始终围绕‘百年工程、文化为魂、乡愁再现’的初心,做好这三篇文章,在‘软硬件’上下功夫。”陆德根说,“百年工程就是广场、长廊等硬件设施凝聚匠心,从设计到制作,着眼长远,着重品质;文化为魂就是充分挖掘雅门历史人文,并融入党建元素;乡愁再现就是保留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凸显当地特色。”
在美丽庭院创建前期,不少村民都不愿意参与。雅门村村两委就从几个乐意改造的农户着手打造。村民们一看到创建后的庭院环境,主动转变了思想,纷纷自觉行动起来。
陆德根说,雅门全村无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村里的公益事业一直以政府补贴、能人赞助等来完成,所以雅门的秀美村创建也坚持“能省则省”的原则,一些景观小品的设计是村两委成员集思广益、自己动手的成果。
象田村
湖溪镇象田村:依托民宿创“十美”
□记者 郑晓东
湖溪镇郭宅一村象田自然村,一个拥有160余户、412人的村庄,利用自身山水自然资源,把村子打造成“春有漫山遍野油菜花,秋有成片成片葵花”的乡村旅游基地,为村民提供新时代农村生活环境的同时,吸引了许多外来游客。
“村里环境好,基础配套设施齐全,客源也不愁,我就和妻子决定回到村里开间乡村风情酒吧。”该村8月开门迎客的“象田像素”酒吧负责人徐中强告诉记者,这是东阳首个乡间民宿酒吧,也可以说是民宿的升级版,能满足游客吃住需求的同时,还包涵了娱乐休闲的功能,在前不久举办的象田首届萤火虫节那天,酒吧里座无虚席。
民宿已经成为象田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重要基础之一。于是,该村根据民宿自身风格,打造了10个精品庭院,或以石头为主,或以花草为主……此外,许多农户积极配合,共建设了61个美丽庭院,为象田村的村容村貌提升贡献了力量。
“‘我的石间’民宿后面原本是口‘死水’池塘,现在经过改造,引入活水,将周围打造成了村民茶余饭后散步的又一个好去处。”郭宅一村党支部副书记、象田自然村负责人郭茂兴告诉记者,自“十美村”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根据村里的整体规划,与产业植入相融合,进行了房前屋后的清理、赤膊房粉刷、管线整治和水系改造等工作,各项工作都由党员带头并分块进行负责。
“停车在我们村不是问题。”郭茂兴带着记者参观了村里修建好的3500余平方米的停车场,并表示今后将扩大至6000平方米,还要在离停车场不远处设置游客服务中心,提升服务质量。下一步,该村将紧紧依托山水和接轨横店的优势,打造象田夜景,进一步提升象田形象,力争取得“最美村”的荣誉。
巍山镇若仙塘村:“人的变化”为“十美”
□记者 孙新萍 蒋昊非
“十美村”巍山镇怀鲁村若仙塘,曾被叫做“牛粪塘”,这一转身始于今年3月份,成果在这短短5个月里呈现。
昨日,记者走进若仙塘,除了整洁,最吸引眼球的是点缀在房前屋后、角角落落的盆景和绿化景观。虽然因为时间短,绿植还不够丰富,但色彩斑斓,很有设计感。
若仙塘90来户人家,少有围墙庭院。针对这一实际,村里利用房前闲地创建美丽庭院,新增了敞开式绿化10平方米以上的精品庭院和绿化5平方米以上的美丽庭院30多个(各一半);对农户家房前原先形状各异的水槽进行统一规划,改为大理石水槽,既方便了村民洗涤又美观;村里重视对公共场所休闲功能的打造,公园、篮球场、跳舞场、羽毛球场等,都成了村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前不久,若仙塘联村干部赵筱君收到了村里送给她的感谢信,感谢她为村里发展奔波,尤其“十美村”创建以来,夜以继日地辛勤付出。若仙塘新一届村干部很团结,村负责人吕建平、吕茂其有心要打开村里新局面,在主动争创后,又带领党员干部去先进村取经等。创建中,若仙塘能人是其中一大支持力量,村民也纷纷行动,今年至今捐助十美村创建已有40余万元。
多方力量凝聚,让村貌“转身”。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人的变化”:绝大多数村民有了主动维护环境的行动,自觉管起房前屋后卫生及绿化;很多乡贤回来看到变化,纷纷表示愿意助力……
村里新的谋划已开始,对一山背进行梯田式开垦,计划发展果园,着手产业植入。
江北街道西兆庄小区:美丽庭院显“十美”
□记者 蒋雯
推窗见绿、抬头赏景、移步闻香,各色绿植尽情舒展,花香果香引人沉醉。近日,记者来到江北街道湖沧社区西兆庄小区,看见小区内多户居民正在打造敞开式美丽庭院。
“敞开式的庭院更加气派、好看,就跟别墅一样。前段时间我邀请朋友来小区玩,他们看了之后连连感叹这里环境很美,都表示要常来这边玩。”小区居民王志伟一脸喜悦地告诉记者,多年前他带着家人搬到市区居住生活,如今小区越来越美,他已经决定搬回小区居住,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养老之所。
西兆庄小区有80户人家,曾经三分之一的居民在房前屋后搭棚养鸡养鸭,小区内还有好几栋“赤膊房”、危旧房,环境比较糟糕。近年来,西兆庄小区大力开展危旧房整治,并将“赤膊房”整治与美丽庭院创建有机结合,通过采用“拆、清、改、整、画”等措施,有序推进整治。目前,该小区已经完成10户“赤膊房”整治。
小区还斥资保护名木古树,并在小区入口处建造设计了颇具古韵的标志物和绿化带。今年3月下旬以来,西兆庄小区为建设秀美村进行了整体规划和整治,小区西南侧设计建造了长200余米的绿化带;小区东北侧和西侧分别建造了占地1300余平方米和700余平方米的小型公园,并融合党建元素放置了“永远跟党走”红色主题标志……记者在西侧公园看到,这里设有秋千、沙池等儿童游乐设施,为孩子提供了游乐场所;在西侧公园附近的小溪边,还有一个9米长廊,长廊内设置了洗衣房,为居民洗衣、洗菜等提供方便。
西兆庄小区党支部书记王响忠说,他希望将小区内的闲置土地进行流转,开发农业观光旅游,吸引游客来游玩,小区内的民宿、农家乐就能兴办起来,既能让小区变得更美,也能为这里的居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单乡搭钩村:齐心协力创“十美”
□记者 孙新萍 蒋昊非
3日,在“十美村”三单乡搭钩村口看到,大片太阳花开得正茂,蝴蝶花丛中环绕;走进村中,除了整洁的村容外,一个个特色节点不断呈现。
搭钩村在今年3月开始创建十美村以来,节点打造、村庄绿化、整治乱堆乱放等工作有序展开,如今村容大变样,生活环境变得清爽宜人。说起村中变化,搭钩村党支部书记单涨跃满脸喜悦。
搭钩村地处山地,全村平均海拔700多米,占地2.3平方公里,有村民138户,共402人。由于地理的特殊性,搭钩村具有落差大、距离远的特点,村内高低起伏,几乎没有一块大的平整土地,整治难度大。
村两委齐心协力,成立村领导小组,因地制宜,结合村庄地形风貌,共同研究商议建设方案,引领推动村庄建设。
村内原本乱堆乱放现象严重,农户房前屋后堆放着各类物件,经过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劝导后,每户人家将有利用价值的东西整理收好,没用的村里统一清理。同时充分利用原有事物,如在水缸里种水生植物改为小景点,将不用的石磨经过摆放造型后变成花坛里的特色等。
村里十分重视绿化建设,遵循着“能绿则绿”原则。搭钩村并不是简单的铺设草皮,而是结合村中情况,将灌木花草结合起来,增加层次感,并加入村中大石头作为景观石,进一步丰富绿化内容。现在,村中绿化条件好了,吸引来了很多蝴蝶。村民单香娟开心地说,环境美了,心情也舒畅,生活更舒心。
在创建前期,不少村民都不愿意参与,搭钩村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领一部分村民先行,随着工作推进,参与进来的人越来越多,创建氛围浓厚,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和深入。
单涨跃说,搭钩村经济较为薄弱,因此十美村创建中坚持“能省则省”原则,所建的7个精品庭院与14个美丽庭院都是村两委成员们自己设计动手的成果。
接下来,搭钩村将着手对村中道路进行统一提升整改,进一步提升村庄建设。
马宅镇岩托下村:融合“孝”字建“十美”
□记者 郑晓东 通讯员 黄辉霞
下了横店高速出口,沿着218省道驱车仅需3分钟就能到达马宅镇屠梁村岩托下自然村,路边一排整齐的葡萄架和红灯笼令人赏心悦目,经过村口“门”字型的节点就能看到村庄全貌,走在干净整洁的硬化道路上,很是舒心。
“现在村里干净整洁了,城里的房子我都不去住了。”87岁的岩托下村民张月香说,村里漂亮了,住着舒服,还能常和邻居聊天,儿子每周会回来看她,她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幸福。张月香的家就坐落在218省道边,附近有一个叫“淳孝园”的庭院,种着许多花草,还搭有葡萄架。岩托下自然村负责人朱德忠告诉记者,村里每个庭院都取了以孝为主题的名字,如“孝德园”“顺孝园”等,把“孝”文化融入村里的“十美村”建设。
“这条小路以前都没人愿意走,下了雨更是泥泞不堪,现在反而成了村里人人都喜欢的‘灰灰小路’。”朱德忠指着几栋经过修缮的老房子间一条20米长小路说,原来的黄土小路已经铺上一块块石板和石子,路边和老房子的墙上就地取材用老旧物品装饰,为这条焕然一新的小路点缀了色彩。
朱德忠介绍,自6月份第一次“十美村”评选“落榜”后,在马宅镇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该村村干部和联村干部齐心协力,带头开展和落实各项“十美村”建设工作,共打造了16个美丽庭院,其中精品庭院11个;基本“消灭”赤膊房;新建绿化带500余平方米;引导村民管好房前屋后的卫生……创建过程中,村民积极支持村里的工作,提供自家老物件为“十美村”建设尽自己一份力。
“创业难,守业更难。”朱德忠表示,村里7月份召开的乡贤会议上,离家多年的乡贤看到村里的变化都很高兴,纷纷为家乡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今后他将与村干部和村民们共同维护和巩固好“十美村”的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