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落户在农村,一边领取国家的工资福利,一边享受农村户口的利益。“双身份”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是在与民争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后,东阳持续发力抓整改,向这个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刀,清理规范持有农业户口的机关事业单位“双身份”人员。
东阳将市机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参公事业单位、全额拨款单位以及非全额拨款但纳入财政综合预算事业单位等4类单位的在编在册人员纳入清查范围。经过前期调查核实,共梳理出有农业户口的工作人员353名,除仍处于见习期的22名工作人员不硬性要求转为非农户口外,其余331人应办理农转非手续。
横店镇干部郭某是多年前从优秀村干部中招考的镇干部,成为公务员后,一直住在村里,也保留着农业户口。这次,“双身份”人员清理工作启动后,他很快就去公安部门办理了农转非手续。不过,也有人再三权衡,决定放弃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办理辞职而保留农业户口。
东阳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双身份”问题,涉及公平公正,关系党纪政纪的严肃性,所以此次清理无一例外,一抓到底。截至目前,331名“双身份”人员都已清理完毕,其中320人农转非、8人辞职、3人退休。
在整改落实过程中,东阳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等部门明确职责,建立健全有关机制。纪检监察机关开通举报受理热线。人力社保部门完善户口前置审查机制,规定今后新进入公务员(参公人员)队伍,凡是农业户口的必须先办好农转非手续,才可以办理其他相关手续;新进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转正定级之前应转为非农业户口,从源头上杜绝产生新的“双身份”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