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园林城市

作者:lhl来源:东阳日报发表时间:2020-12-10阅读次数:629

       我市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始于2008年。2010年,我市成功获得“浙江省园林城市”称号;2019年,顺利摘得“国家园林城市”荣誉。回顾这八年来的“国园”创建历程,我市收获了显著的创建成果。

       规划体系有效确立。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作、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科学决策”规划编制原则,通过实施“总规引领、控规覆盖、城市设计优化、专项规划配套”四大行动,修改完善了市域总规纲要方案,完成了迎宾大道以西区域控规编制工作,先后完成了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地下空间利用、城区停车系统、城区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做到了有建设的地方就有详规指导,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的矛盾得到逐步解决,基本形成了“一心一带两山、五轴七廊多点”的城市绿地规划结构模式。

       绿化工作有效推进。先后斥资3.98亿元,在江滨景观带建设了歌山画水、亲子公园、湿地公园;投资1.8亿元,相继新建了休闲健身公园、望江体育公园、东岘峰公园等一批规模较大、特色突出的城市绿化工程,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60万平方米;坚持道路基础和道路绿化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加大江北新区、工业开发区绿化配套建设工作,基本做到了路通树绿,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6.90%,林荫路推广率达到80.10%,道路绿化已形成了遍及市区的绿色网络,打造了人民路沿溪柳树、桃花春景特色街,中山路广玉兰、紫薇夏景特色街和迎宾大道黄山栾树、樱花特色街等特色绿化道路景观;投资近6000万元对市区西山公园等三大老旧公园进行了改造,并积极采取措施对骄傲广场、市民花园等主要公园进行绿化提升,在总面积2453公顷的南山森林公园逐步改良树种、美化林相,其绿化覆盖率已达到90%,打造了东阳城区最大的城市“绿肺”,大力推进木雕博物馆、卢宅等重要景点和城区主要入城口的绿化提档工作,对老城区博物馆绿地、中山游园、东景小区中心绿地、教堂前绿地、小东门绿地、老镇中前绿地、兴平路街旁绿地等精品小游园和街头小绿地进行全面的改造升级,精心打造“一园一品”,建设改造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如今,东阳江江滨景观带是我市绿化的一大亮点,其规划总面积461.41公顷,宽度50至200米,东西跨度长达12公里,沿东阳江水系而建,以“一带四区”营造景观空间结构,现已建成歌山画水、亲子公园、节庆广场、人民公园、百工园、市民花园、江堤春晓、休闲健身公园、望江体育公园等13个各具特色的公园,总面积达到200多万平方米,长度8.5千米,园内文化内涵突出、功能配套完善、植物品种丰富、园林建筑造型别致、碧水绿树鲜花相映,构造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市政建设力度有效保障。目前城区道路总面积584.5万平方米,城市道路完好率达到95.19%;投资3.39亿元的第二垃圾填埋场于2013年投入使用,并于2015年引进了填埋气发电项目,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投资近2500万元新建公厕26座,垃圾中转站18座,基本达到布局合理、数量充足的要求;投资9800万元完成了污水处理一厂三期提标改造工程,投资1.7亿元的污水处理二厂和投资1.02亿元的污水处理一厂四期建成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