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思远
“在这个红木生产车间里,你闻不到刺鼻的气味,看不到粉尘,连所用的油漆都是环保的水性漆……”9日下午,市明堂红木家具有限公司厂长黄伟平向记者如是介绍道。今年下半年,该公司改造好5000平方米水性漆生产车间,该车间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明堂红木从“油性漆时代”迈入了“水性漆时代”。
木雕红木家具行业普遍存在油漆废气污染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喷漆工艺中采用了油性漆,其作业时挥发的VOCs给人以强烈的刺鼻感,且未经废气处理设备处理后排放,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如今,我市正大力推广较油性漆更环保的“水性漆”,从而在源头减少废气排放。
相关数据显示,我市已开展“油改水”源头替代企业60余家,其中20多家已完成,其中就包括明堂红木。该项工作的开展,标志着我市环保整治工作开始从最初的终端处理(配套废气处理设施)向源头治理(原材料替代)深入。
木雕红木家具产业是我市三个“国家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但在2017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我省期间,指出我市木雕红木家具产业存在废气污染问题。2018年,我市以问题为导向,从全面整治的角度出发,将当时全市2310家木雕红木家具企业纳入整治范围,同步开展废气、粉尘、废水治理,通过规范提升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关停淘汰一批,倒逼木雕红木产业改造升级。仅2018年,我市就关停淘汰“散乱污”木雕红木家具企业974家。通过整治,我市木雕红木家具产业初步形成了“家数精减、主体升级、产业规范”的新格局。
以2018年为节点,是否配套环保处理设施成为木雕红木家具企业启动生产的“一票否决”要求之一;木雕红木家具企业也从最开始的“要我改”到“我要改”的意识转变。“我们2014年就启动环保整治了,因为我们觉得环保肯定是大势所趋,这也是企业对环境所要承担的责任。截至目前,我们在环保设备上就投入了600多万元。”黄伟平说。
明堂红木在环保整治工作上起步早,投入大,该项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无独有偶,旭东红木首创了全国第一家红木产业“透明工厂”,实现了“生产全透明,全程可追溯”;荣鼎轩红木主动关停企业2个月,在原先紫檀木无缝拼接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研发出“蜡封”技术,把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木材构造的影响降到最低;恒达木业在原有自制水帘墙的基础上安装最新式水帘墙,新老办法结合,解决车间扬尘问题……在环保整治过程中,我市涌现出了一大批大胆尝试、敢于创新的企业,是环保治理“东阳经验”的生动呈现。
环保整治不是一阵风,它已成为规范行业发展的“紧箍咒”。通过“十三五”期间的环保整治,我市木雕红木家具行业一改“散乱污”形象。当前,我市正在编制木雕红木家具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该规划将按照“做强做优做长久,规范融合强创新”总要求,围绕“打造全国工艺美术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总目标,以木雕红木与竹工艺两大技艺传承为纽带,充分发挥工艺、人才、产业集聚三大优势,打响“世界木雕,东阳红木”“买红木到东阳”品牌影响力,推动木雕红木与竹工艺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