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工业4.0西湖论剑Ⅱ在之江饭店举行,本次论剑Ⅱ的主题是“中国智造,价值创造”。这次活动由我们商会的理事单位杭州诚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对《中国制造2025》及工业4.0有了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东阳商会李惠兰等秘书处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
着眼点不同决定了发展方式不同。德国制造业已经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德国工业4.0”也因此更重视硬件和技术的升级,对智能化工厂等微观和技术层面颇为看重。而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数字化、智能化固然不可或缺,但也更重视在宏观层面将我国部分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应用与制造业变革结合起来,这也正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互联网+”对于制造业的要义所在。因此,“中国制造2025”应注重与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相匹配,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这是“中国制造2025”更加宽广的发展方向和提升空间。
论坛上省经信委技术进步与装备处李京宁处长为本次论坛做了“我理解的工业4.0和智能制造“主题报告。李京宁处长先后调研了众多企业,对工业4.0进行深入研究学习。他先后从政府对于智能制造的顶层的架构设计、落地的实施规划、有步骤的实践探索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并依据个人对于智能造的反思、展望和与会人员进行了分享。
浙江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曹衍龙教授分享的主题是“智能制造及关键技术”。结合多年来教学和科研的经验,以及同华立、老板、春风动力等浙江省优秀企业的智能制造课题落地案例,曹教授从不同的视角为大家解读了企业和大学如何推动智能制造,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
相聚西子湖畔的有来自浙大、南大、大连理工、浙工大等高校的教授,有来自行业协会、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专家、制造企业负责人等100余位嘉宾,大家从产学研政金用多个角度展开讨论,探索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