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思远 通讯员 李霞明
本报讯“医共体建设不是做与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如何做得漂亮的问题,大家只有心往一处想才能做好。”6日举行的市卫计系统医共体建设动员大会上,市卫计局党委书记、局长杜卫良的这番话掷地有声。目前,我市医共体建设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
10月30日,我市召开医共体建设动员大会。时隔6天,局级层面举行动员大会,可见该项工作之重要。建设医共体是深化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分级诊疗目标的必由之路。其目的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百姓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动员会上,杜卫良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高度统一思想认识,迅速进入推动状态,医共体建设要朝着“荣誉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的方向而努力。
市卫计局副局长胡小骏对《关于推进城乡医疗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进行了详细解读。该实施意见将作为今后我市医共体建设的总纲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据介绍,我市患者市内就诊率达到了90.15%,提前达到了“十三五”医改要求,说明我市具有较好的医共体改革基础。但是,作为我省首批县域医疗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的11个试点县之一,我市基层医疗单位服务占比仅为47.66%,排在11个试点县市的第10位。如何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能力水平,让老百姓就近看好病,成为摆在眼前的突出问题。医共体建设将突破现有体制机制,打破人、财、物屏障,有效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积极性,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繁”的问题。
根据实施意见,市级层面成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局级层面成立医共体管理中心。管理中心下辖4个工作分中心,分别由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保院、横店医院等4家市级公立医院牵头组建,全市18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医共体。据介绍,医共体建设将依照“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三步走,科学构建组织架构,强化部门联动,实现“三回归”“三重塑”“三提升”“三减轻”的改革目标以及八项医共体具体建设目标。
会议还对市卫计系统信息化建设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部署,如启动医疗收费线上线下一卡通项目建设、建设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偿机制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建立全市智慧信息系统、加快全人全息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等多项重点工作。市妇保院、横店医院、中医院、人民医院等四家牵头医院就如何加快推进医共体建设进行了表态发言。